通过现在大明的国策反思以往的所谓的名臣明君,根本没有可比性。
东林六君子,如今都成了海瑞在都察院的马仔,冲锋在前。
要说最拥护天子,最坚决执行天子旨意的文官部门,非都察院莫属。
以前都察院就是一个清贵衙门,除了少有的薪水和俸禄外,都没有其他收入。
现在不同了,都察院的薪水和俸禄是大明最高的。
以前一个七品官一个月才十两银子,如今一个月是百两银子。
像海瑞等高层,每个月的俸禄都是一千两银子起步。
重要的是,每年天子的赏赐众多,各种丹药都有。
如今都察院富得流油,拿得合理合法。
不过都察院的招募人才的审核相当严格,人品、才学以及各种能力都要有。
海瑞把控都察院,走后门想都不要想。
谁敢想走后门,第一个查的就这些人虎。
经过多次复核,身家清白才有资格进都察院。
这个权利,是朱由校亲自下达的,赋予都察院更高的期望和担当.
朱由校目前重点培养大臣对外割羊毛的思维。
这点很重要,如果一个帝国的核心大臣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只是他一人在做,那是不可能让大明真正地强大起来。。
说白了官吏不但要有德,还要有经济意识,发展当地经济才是内核。
他制定的各类战略都是根据大明现有情况进行设计的。
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便是种植药材,培植药材,都成了大明重点扶持的项目。
之所以舍得砸下大批俱现复活的木偶人物,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他的战略决策。
现在大宗物资贸易,都是诸国权贵在主导。
大明现在目的就是把九州国家的原材料利用起来,由大明生产,其他国家消费。
让大明成为生产制造国,而其他国家成为大明的商品倾销国。
唯有这样才能利用九州所有资源,强大自身的根基。
这需要二三年的开发,才能形成九州主流和潮流。
把九州所有财富都吸收到大明,有了充足的资金,发展大明就是九州大趋势。
虽然九州各国都在经营这些产业,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
现在大明各方面的人才都开始形成规模,足以承担起生产制造和外销的良心产业链。
之所以扶持辽国和金国,让辽国和金国吃到甜头,强军计划能实现。
其他国家看到两国的确强起来,却又因自身贵族和权贵贪婪因素而无法做到最大化。
朱由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就是给你提供强军基础,你就是无法实现。
想要实现,学**明,没有三四十年缓慢发展,给出的大饼也是能看不能吃。
大元不可能任由金国和辽国强大起来,必然会从中搞事。
乃至学习两国,与大明建立贸易关系。
一样大量进口各类丹药,培养士兵的实力,这些都需要一个恐怖的资源才能达成。
不是喊口号,口号是不可能强国的。
唯有踏踏实实地去做,等得起,消费得起才行。
九州所有国家,出了大明把前面的坛坛罐罐都打烂了,重新在旧秩序上建立了新的秩序。
其他国家没有这个能力和底气,只能完成夹生饭。
杨广现在都开始派出皇族杨林,亲自出使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