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元,他们都是忽必烈的臣子而不是大汗了。
虽然当年他们趁着大明虚弱,谋划了两百年的大局,如今大明并没有想象中的走向覆灭。
反而出现中兴,他们的压力很大。
大元向辽、金两国发出战争威胁,他们愿意可以协同作战。
拿下部分疆土,以此作为后路,作为退出明州的生命线。
岂料大元向大明妥协,牺牲了他们的退路之地。
他们的生死已不在大元考虑之列。
忽必烈虽然写信告知,这关乎大元未来大局,是黄家族统一九州的使命。
在目前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他们可以选择融入大元这个大家庭中来。
并且给予王爵,不会让他们吃亏。
林丹汗和瓦剌大汗也先均气愤不已,不服忽必烈的作为。
有点崽卖爷田心不痛。
对于忽必烈的隐忍或直接并入大元的做法极其不满,准备攻占辽金部分疆域作为自己未来的立足之地。
正在他们磨刀霍霍的时候,大明忽然出兵。
秦良玉统帅的三十万骑兵,直插林丹汗部,俞大猷直逼瓦刺部。
大明的出兵,震惊了辽国和金国,同时大元愤怒无比。
忽必烈的愤怒不影响大明的出兵,因为林丹汗和瓦剌所占据的草原均属于明州辖区。
这是大明固有的国土。
以前几任皇帝没有能力收复,不等于朱由校默许了这些疆土脱离明州辖区。
大元打的什么算盘,朱由校能不清楚么?
作为复兴大明的有为之君,岂能容忍自己的国土落入敌酋之手?
这不是打明皇的脸么?
朱由校可不会在意大元忽必烈大汗的态度,说打就打。
思汉飞和忽必烈都已密谋行刺他这个皇帝,他何须给两人面子 瓦剌王没有料到,林丹汗也没有料到大明会对他们用兵。
他们以为大明出兵,可能会在大元出兵金、辽两国后,那时他们已经夺取了两国部分疆域。
那时候,大明想要对他们用兵,直接用现有的疆域换取和平。
朱由校给了瓦剌和林丹汗五年的时间,两位大汗都没有领会明皇的意思。
如今两位大汗发展起来的成果都成了朱由校的战利品。
洗劫两位大汗统治辖区的财富,这才是朱由校的真实目的。
战马一直非常稀缺,不利于大明未来的机动能力。
小主,
灭瓦剌和林丹汗,势在必行。
只是大明伪装太好,没有暴露大明对林丹汗和瓦剌用兵的想法。
这才让两位大汗误判形势。 付出的代价便是全族的死。
朱由校甚至居中指挥,高手更是早已潜伏进了两大部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