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号召大干快上,集中精力搞生产、促运动,手工技艺这事儿,在有些人眼里,可能就成了不务正业、分散精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保红心头一紧,微微皱眉,她深知张飙所言非虚。
在这特殊时期,稍有不慎,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张科长,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们肯定会小心谨慎。”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不只为了经济效益,也是想给乡亲们找点事儿做,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要真因为不小心断了根,于心不忍啊。”
张飙拍了拍王保红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知道你重情重义,可如今保命、保项目要紧。”
“你回去跟大伙商量商量,把手头现有的材料利用起来,做一些简单又实用、符合当下需求的小物件,先维持着工坊运作,熬过这阵风头。”
“要是遇到难处,随时来找我,虽说我现在不在采购科了,但能帮上忙的地方绝不推脱。”
王保红感激地点点头:“张科长,多亏有您提点,您放心,回去我就安排。”
“我们一定低调行事,不给组织添麻烦,也尽量保住大家的心血。”
告别张飙后,王保红匆匆赶回供销社。一路上,她的心情沉重又复杂,脑海中不停思索着应对之策。
回到社里,她召集同事,将情况如实相告。
众人起初有些沮丧,但很快振作起来,开始重新规划。
大家把那些色彩鲜艳、稍显“张扬”的布料收起,改用素色、耐用的材料,制作诸如军绿色的布包、简易的针线盒等实用物品。
工坊里不再有欢声笑语,只有压抑的沉默和忙碌的身影,他们在时代的夹缝中,顽强地守护着那一丝希望之光,等待着云开雾散、大展宏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