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经理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忧虑:“保红,这次的情况比较复杂,商业局的插手可能只是个开始。”
“咱们供销社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运营,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不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乱了阵脚。”
“采购科作为供销社的重要部门,掌控着商品的来源渠道,这个副科长的位置至关重要。”
“不仅要业务能力强,还得对咱们供销社有足够的忠诚度。”
王保红认真地聆听着,把杨经理的话一字一句都记在心里。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的争夺,更是关乎供销社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战。
接下来的几天,王保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她先是精心筹备采购和销售部门的沟通协调会议。
为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她提前收集了两个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点,整理成详细的资料分发给参会人员,让大家有备而来。
会议当天,王保红作为主持人,引导大家坦诚交流。
一开始,两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些拘谨,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把积压在心里的问题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王保红耐心地倾听着,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机制。
从商品需求的反馈时间、采购计划的制定流程,到库存信息的共享方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解决完沟通机制的问题后,王保红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采购科副科长的人选事宜。
她与各个科室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面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她还仔细研究了供销社内部员工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初步筛选出了几位候选人。
在向杨经理汇报之前,王保红再次对每位候选人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