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一时情绪悲愤交加,不是他好大喜功,而是觉得不公平,他转过头,朝获奖者“赵天龙”的方向看去。
明明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却拿到自己最期待的奖项——最证明自己的奖项......
赵天龙似乎也很惊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最后获得了这个殊荣——但是在他得知结果之后却并不开心,因为他还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对于这个看似荣耀的奖项并不在意。
在那之后,李向南通过多方了解终于知道,他之所以没有获得“最佳教练”是因为在他治下球队虽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球队的踢法却相当“保守”,也就是踢所谓的“摆大巴”——多数人在后场防守,通过水泄不通的防守让对手难以进球,然后再抓住一波机会反击得分。
这种战术虽然看起来相当无聊且“丑陋”,但却是赢下比赛最实用的手段。
很显然,这种保守的踢法没有赢得评审员们的“芳心”,相比之下,赵的球队虽然没有赢但是传切都相当流畅美丽,赢得了相当一批评审员们的认可。
两人都是初出茅庐的教练,年纪也相仿,因为都带领着球队打进了高校杯的决赛,所以圈内的人们本以为他们都会走上一帆风顺的执教道路,然而,在这次比赛之后,却过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因为获得了最佳教练,所以有许多高校的领导都找上了赵天龙的门来,而且大都是财政比较富裕的高校,这使得他也在名利场上结识了不少当地的名流,从而在整个体育界的名声越来越响。
李向南则完全相反,尽管获得了冠军的执教成绩,却没有足够的个人荣誉傍身,再加上他孤僻冷傲的性格,使得他在教练场的生涯平平淡淡,说不上有多么出彩。
两人之后便很少交集。直到去年,十几年过去,人生发生巨大变化的两人再次在球场边相遇——已是大学联合杯的八强赛。
赵天龙还是那个赵天龙,李向南却早已不是那个李向南了。
在赢得比赛之后,李向南洋洋得意地朝赵天龙走来,这是足球赛后常见的教练握手环节,他似笑非笑地低声道:“十几年前你赢不了我,现在你还是赢不了我,不管你拿多少个最佳教练......有再多无聊名头的你都是我的手下败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