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和大领导谈条件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罐头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杨主任身着整洁的中山装,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向阳罐厂走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此次任务的坚定决心。

祁县肖书记和杨县长也同样精神抖擞,他们深知此次与阳罐厂职工的沟通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并购事宜能否顺利推进。

他们带着使命而来,准备为说服阳罐厂的职工付出最大的努力。 po18书屋

李厂长已经带着职工们站在那里等候。这段时间,他的面容仿佛突然间苍老了许多,皱纹似乎更深了,头发也显得愈发花白。

但他依旧努力挺直身子,坚定地站在队伍前面,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努力想要给身后的职工们带去一丝安稳和信心。

他的身后是2000多名职工,退休人员也都来了。大家沉默地站在那里,面上满是仓惶与不安。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们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什么,心中满是忐忑。

阳罐厂的管理者,心情同样复杂。李厂长和办公室主任李星光、车间主任龙然等人,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迎上前依次和杨主任、肖书记、杨县长握手。

之后,李厂长接过李星光递来的话筒,站到临时搭建的简易台子上。他的声音略显低沉,仿佛承载着无数的疲惫与压力:

“同志们!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们厂即将被民营企业并购。几天前有不少同志去县委办公楼前抗议,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今天市府办公厅的杨主任,祁县县委书记肖书记和杨县长亲临现场,就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大家掌声有请。”

回应李厂长的,是稀稀拉拉地掌声,跟职工们的情绪一般微弱而无力。

杨主任无视现场的冷清,接过话筒,在台前站定,跟大家挥手示意:“同志们好!想来大家都已经知道阳罐厂现在的情况:

这三年来,厂子的经营每况愈下,一直在亏损。现在连大家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做出来的产品积压在仓库,这些有保质期的东西放久了只能报废。

目前厂里一共背负了六千多万元的外债,即便是把厂里的所有资产都卖掉还债,也至少还有一半以上的资金缺口。这个负债数字还在继续壮大。

目前市里像阳罐厂这样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国企,不止一家两家。欠银行的钱每天都在产生新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