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百官聚集,气氛凝重,沉默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今日的朝会,已经不仅仅是讨论国事那么简单。帝王的目光冷冽,太子的眼神锐利,诸位大臣间的暗流汹涌,早已将整个朝堂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压力之下。
这一切,都源于顾家冤屈的真相和兵符的秘密。
朝会刚开始,帝王缓缓开口,声音如钟磬般沉稳:“近日风声四起,关于九王爷和顾家旧案的流言蜚语,如何看待?”
太子站了出来,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启禀父皇,臣认为,顾家谋逆之事,实为不容置疑。那些不明真相之人,或许会为其辩解,但我们需要的是证据。而且,如今九王爷似乎在外面四处活动,密谋欲图不轨。”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显然试图借着顾家案来加大对九王爷的打压。
帝王的眼神略微闪动,似乎对太子的言辞并不完全信服:“太子所言虽有理,但如今朝堂局势已经复杂,若处理不慎,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波动。”
“父皇所虑不无道理。”太子微微低头,随即冷笑,“不过,父皇可曾想过,若让这些人再度放肆,恐怕不仅仅是顾家冤屈,连累的便是整个朝堂的安定。今日之事,若处理不好,恐将影响国家大计。”
太子一番话,言辞之间暗藏威胁,让在场的许多大臣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太子对视。毕竟,太子的权力愈加庞大,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到朝堂的风向。
然而,帝王依旧未作决定。他的目光越过太子,落在了坐在角落的一个老臣身上:“卿家可有何见解?”
那位老臣是朝中少数几位对顾家冤屈持不同看法的重臣,他微微拱手,语气沉稳:“启禀陛下,臣认为,顾家之冤,必须仔细调查。此案牵涉甚广,若一味偏信某方所言,未免失公正。”
话音未落,太子的脸色已经微微一变:“老臣所言是否过于偏颇?若不解决顾家的冤屈,朝中如何稳定?若此事再拖延下去,恐怕对我朝国威造成不小影响。”
朝堂上气氛愈发紧张,林轻歌的心中也随之翻涌不已。她早已察觉到,太子的言辞之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焦虑与不安。他虽然身为太子,权力深厚,但似乎也没有完全掌控局面,而她和萧靖寒的计划,正是让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