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潜出太子府

林轻歌点头:“你打算如何安排?”

萧靖寒沉吟:“明日一早,我会召集几个老臣与旧部心腹,暗示他们顾家案即将翻转的可能。那些人中不乏对顾家怀有惋惜之情者,更有些早就看不惯太子专权。他们若愿意倒向我们,自然会在朝堂之上为顾家一案声张。这样,太子要么急于镇压,露出更大破绽;要么被朝臣质疑,不得不做出回应。”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住,双眸凝视林轻歌:“不过,这样一来,你也会更危险。太子必定将矛头对准你,因为你是顾家唯一的遗孤,而我又是他最大的威胁。”

林轻歌轻笑一声,抬眸看他:“我早已做好准备,不必担心。更何况,我从来不相信躲避能解决问题。唯有主动出击,才是我们的生路。”

萧靖寒心里一阵感慨,这个曾经在林家受尽冷遇、被迫替嫁入王府的女子,如今却能与自己并肩,共同担起血海深仇与沉重的家国大局。他轻轻伸手,拥她入怀,低声道:“轻歌,你我定要活着看到皇帝与太子伏法,看到顾家昭雪的那一天。”

林轻歌在他怀中轻轻点头:“我相信那天很快就会到来。”

两人默默相拥片刻,在彼此温暖的体温中,放下了内心一部分的紧绷与疲惫。但他们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难得的宁静。翌日清晨,新的波涛或许会涌得更高,围绕着顾家案与九王爷势力的风浪正急速酝酿,一场血雨腥风似乎已迫在眉睫。

果然,次日拂晓时分,林轻歌尚未在厢房休息足够,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便在院外响起。王府侍卫急声禀报道:“王妃,今早宫里传来消息,皇帝有意要在朝堂之上重提顾家往事,还说要让九王爷一并参加。宫门口不少官员都在议论,太子的态度也似乎异常严峻。”

林轻歌微微一怔:“皇帝突然要重提顾家往事?”她与萧靖寒昨夜刚商议要通过民间和朝堂舆论逼宫,结果一大早就见到皇帝先下手为强,这倒大出意料之外。难道皇帝也察觉了太子行动的失控,想要自己先稳住局面?或许,他想借此机会敲打太子,亦或是给九王爷设下新的陷阱。

她快速梳洗,来到前厅与萧靖寒碰面。萧靖寒神色也不算轻松:“皇帝此举,着实出人意料。但既然陛下要召见,我便赴朝看看局势。轻歌,你无须上朝,且先在府中等待消息,一旦有变,我会派人飞马传信。”

林轻歌看着他,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安:“皇帝与太子,父子同心时有之,貌合神离时亦有之。只怕这一回,他们合演双簧,以退为进。若真是陷阱,你要千万小心。”

萧靖寒点头:“我明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我在朝堂受制,便是太子联手皇帝要对付我的信号。到那时,你立刻带着咱们掌握的证据,与林家旧部和官员私下联络,一定要保住自己,莫来救我。”

林轻歌攥紧衣袖,明白这是萧靖寒对她的嘱托,也是让她在危难关头能独自扛下后半程的关键决断。她并不情愿,但也知道事态凶险,无人可以保证全身而退。她深吸口气,郑重点头。

随着晨光微熹,萧靖寒带领随从匆匆出了府门,直奔皇宫方向。九王府渐渐陷入一种凝重的氛围。林轻歌回到房中,命人将昨夜整理出的线索再次核对。她知道,一旦朝堂上有任何风吹草动,她必须迅速应对。那些证据将会是反击的最有力武器。

一时间,王府上下暗流涌动。负责侍卫统领的副将开始加派人手巡逻,暗卫也分散在府外各处打探消息,仿佛一场大决战就要在这沉闷的空气里酝酿爆发。而林轻歌也紧张地等待着宫里的讯息,一颗心被悬在半空,难以落下。

从昨夜逃出生天到现在,不过一夜光景,却仿佛经历了巨变。她已没有退路,只能与萧靖寒一起直面前方未知的风暴。顾家满门血海深仇、皇帝与太子的虎视眈眈、朝堂上百官态度摇摆不定……一切都在逼着他们奋力一搏。

忽然,她想起沈御那阴冷的眼神,以及他口中对九王爷的“快刀斩乱麻”之语。太子势力会否在朝堂之上图谋不轨?沈御会否布下某种陷阱,引诱萧靖寒自投罗网?林轻歌越想越是忧心,但面上依然保持冷静。她知道慌乱无益,只有稳住节奏,随时准备应变。

屋外阳光渐盛,照在廊檐下。林轻歌忽然若有所感,轻轻推门而出,抬头看了看天。今天天气很好,晨光温暖,却无法抚平内心的波澜。她立在庭院之中,心中默念:萧靖寒,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还有那么多亡魂的冤屈,需要我们去昭雪。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每一道温暖的光芒都可能是稍纵即逝的幻影。只有坚定地与命运抗争,才有机会在黑暗中寻找那束真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