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儒怕是要气的吐血,读书人一辈子估计就这一次。”
“可惜,太可惜了!”
不少读书人大叹可惜,差一点估计又是贯府诗文面世。
这对他们读书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利好。
就好像本来应阳县的文运就这么一池水,突然间出现一首贯府诗,那么池子里的水就会增涨,读书人也就能够吸纳更多的才气入体。
反之文运不行的州县,天地才气极为稀薄,这就是文运不行。
……
花船诗魁之家中。
“没了?公子,哥……求求你,再好好想想啊!”
“这最少也是贯州以上的诗文啊,哥,你要是再出一首,就是双贯府天骄啊!”
“我的心,感觉堵得慌……”
大堂中的一些读书人,更是感觉胸口堵着一口气,浑身难受。
怎么能作残诗呢?
全篇都念出来啊!
韩子立呆愣片刻,回过神后,急的直跺脚:“再好好想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宁浩也没想过随口念出的诗,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看来以后要注意一下。
宁浩摇了摇头道:“只是突然有感而发,这东西……勉强不来。”
他没有继续下去。
一来《山园小梅》这首诗其实跟眼下的氛围并不搭配。
这是写小园梅花,以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而此情此景,除了梅花盆景外,其他都不贴切。
这也是宁浩没有选择全诗搬运的缘故。
然而。
楼上的花魁浮萍姑娘,却早已经被震撼地美眸呆滞,小嘴儿快要惊讶地合不上。
她最爱的就是梅花,因为她的真名中就带有梅字,且在府城的小园中,种植了不少梅花。
她一生独爱梅花,认为梅花的独特风姿和高洁品格与她相似。
所以哪怕来到应阳县,也始终带着小园里的几盆梅花盆栽。
没想到今日却能有幸听到有才子,作出了咏梅诗。
虽是残诗,但就这两句,足以成为咏梅诗中的千古绝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