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还有高杰与黄得功两镇军将在外支持,朝中又有阮大铖和司礼太监韩赞周呼应,但刘泽清这一死,无疑让他的势力遭受重创,如大厦倾颓一角。
好在,刘泽清的副将张士仪倒是机灵,眼瞅局势,立刻给马士英送上投附信,还备下大批珍贵礼品,当作见面礼。
马士英见状,心里稍安,当即封张士仪为淮安总兵,加都督衔,令其镇守淮安府。
借此,勉强弥补了因刘泽清暴毙而引发的朝堂势力失衡。
至于刘泽清究竟因何而死,在这权力争斗的旋涡中,竟无人关心、无人追究。
正当南明朝廷上下因清军压境淮北、刘泽清身亡这两则消息而人心惶惶时,忽然听闻有自称夏军使者的徐州知州王琦,请求觐见皇上。
以马士英为首的官员们,皆是一脸茫然,面面相觑。
“夏军”?
这对他们来说,太过陌生。在这些人眼中,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中饱私囊才是头等大事,清军与大顺军的威胁,那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至于这突然冒出来的夏军,是何方神圣,势力范围在哪,他们一概不知,也打心底里不屑去了解。
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和脑袋,听闻有人求见,竟也来了兴致,忙不迭地宣人觐见。
马士英、阮大铖、韩赞周等人,对此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均未出声阻拦。
那宣旨太监见韩公公没反对,便尖着嗓子,迈着碎步出了殿外,高声宣夏军使者觐见。
王琦在宣旨太监的引领下,心潮澎湃,脚步都有些发飘。
他虽如今身为夏军一员,可曾经也是大明的官员,对这明廷,心底始终藏着一份难以割舍的眷恋。
此刻,眼看就要见到皇上,激动得身躯止不住地微微颤抖。
踏入大殿中央,王琦“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臣……夏军使臣、徐州知州王琦,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殿内群臣望向跪地朝拜的王琦,眼神里满是鄙夷与不屑,仿佛在看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