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血迹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他的眼神冷峻而坚定,身后,三百锦衣卫番子如同一群训练有素的猎犬,正将那些被指“私通建奴”的东林党人,从文华殿中粗暴地拖出。
这些东林党人平日里高谈阔论,此刻却吓得面色惨白,有的甚至瘫倒在地,被番子们像拖死狗一般拽着前行。
“陛下,该用印了。”
郭黑子来到弘光帝面前,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将黄绢平整地铺在龙案之上,那黄绢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弘光帝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指尖微微颤抖,悬在“册封周云为夏王”的诏书上方,仿佛那一方小小的玉玺,承载着千钧的重量。
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挣扎,一方面,他忌惮周云日益壮大的势力;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得罪这位手握重兵的将领。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大学士马士英的惨叫,那声音凄厉而绝望,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这位曾经的拥立首辅,上次被炸昏迷,好不容易苏醒,此刻却正被倒吊在玄武门,喉咙上插着一本《复社名录》。
鲜血顺着书本的边缘缓缓流下,在地上汇聚成一滩暗红色的血泊,雨水不断地滴落在血泊中,泛起层层涟漪。
他的双眼圆睁,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的命运竟会如此悲惨。
当第一缕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进武英殿时,一名八百里加急的兵士,正带着册封诏书,向着武昌飞驰而去。
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胯下的骏马浑身湿透,汗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四蹄扬起的水花飞溅。
诏书的边缘沾染着朱红,分不清究竟是印泥的鲜艳,还是血迹的殷红,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随同诏书抵达武昌的,还有在南明抗清前线奔波已久的暗影司使方云海。
他在徐州和淮安府一带,不辞辛劳地忙碌着。
他身形消瘦,面容憔悴,眼中却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