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就任土司

朱江之所以在腊戍政府的人面前有恃无恐,就是判断缅甸政府暂时拿他们自卫队没有办法。

缅甸政府的势力,在英国人走后,并没有真正的控制缅甸广大的山地土邦,除了较大的城市,广大的农村都还是在土司的控制之中。

国民党军队来到金三角后,更是严重削弱了缅甸政府的统治。

趁着缅甸政府的虚弱,朱江加快自己的发展速度。

总部军营建成后,自卫队大部搬入总部,但青龙山还留有一个连队,这里是自卫队发迹的地方 ,而且有建设好的军营设施,有被监管人员,有大量的土地,不能轻易放弃。

随着自卫队在腊戍公开挂牌,又在腊戍公开执法、收税,自卫队的影响在北掸邦如日中天,广大各族青年纷纷要求加入自卫队,仅几个月已经招收近千人,自卫队的人数已经接近两千人,远远超过了朱江年初的计划。

朱江把这些新兵先放在青龙山进行训练,训练合格后再送到总部。

部队再次进行整编。

之前的三个营升级为团,团长分别是马奎、唐林和赵治进,每个团下面暂为两个营,新兵以连为单位分别加入三个团,这次自卫队没做太大的调整,只是安排老兵在新兵连担任连排级领导。

部队整编完成后 ,为扩大宣传,锻炼新兵,自卫队在整个北掸邦范围进行拉练。

北掸邦的范围,大致是以腊戍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差不多就是后世果敢同盟军打下腊戍之后控制的地盘。缅甸政府不同历史时期,在掸邦设立的行政区划各不相同,当时北掸邦有设腊戍、木姐、皎脉、滚弄、老街五个县,后世同盟军在这一带则设有果敢、勐古、木姐、贵概几个县,一个老街市,后来又打下腊戍,北掸邦大概还包括当阳和户板,但被佤联军控制。

现在萨尔温江以东的地区,还在国民党残军的势力范围。

朱江的部队,就在萨尔温江以西的北掸邦,以剿匪为名,进入各个土司辖区,向各个土司发布通知,要求各土司向自卫队缴纳烟税,其价值相当于二十万斤粮食。这个数量比霍班协议上的高,一是因为霍班协议是土司主动签订,再就是北掸邦一带种植大烟的比例更高。

同时告知各土司,当年的烟税必须在农历年前缴纳到位,否则后果自负。

此时已经接近一九五三年元旦,距离春节已经不远。

这期间,因为季节已经是凉季,是最适宜马帮出行的季节,腊戍到景栋一带,马帮队伍络绎不绝,自卫队的押运站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卫队在原有的押运站基础上,在路上增加了几个押运站,差不多五天路程设立一个押运站,并把押运站扩建为驿站,能够为过路马帮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

马奎下面一个营的部队全部投入到押运站。

押运站的士兵,在闲暇之余,甚至对部分道路进行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