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占领东枝

在整个东枝城没有和平取得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夺取掸邦政府大楼,达到减少伤亡,减轻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也是相对令人满意的结果。

此时,掸邦政府大楼里面,以吴登和丁吞为首的政府军政大佬,面临最后的选择。

这个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选择了。

在掸邦革命军开火之前,还可以说面临是战是和的选择,但现在败局已定,只是选择哪一种投降方式的问题了。

最后,政府大楼上面挂起白旗,政府军正式投降。

还剩下的几百名士兵放下武器。

掸邦革命军进入政府大楼,接受武器,清点俘虏,全面接管政府大楼。

对于投降的士兵,掸邦革命军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士兵都是下缅甸的缅族,很多人甚至都不会说汉语和傣语,这些士兵思家心切,不愿继续留在掸邦。

马奎分析, 这些政府军士兵都是缅族,对掸邦没有认同感,和外国人没什么区别,没有编入掸邦革命军的必要。

于是将这些士兵全部释放,并发给路费,让其立即返回下缅甸。

而部队中连级以上军官,则暂时全部羁押。

这样先前释放的士兵群龙无首,不至于弄出乱子。

在攻占掸邦政府大楼的同时 ,101旅的士兵已经控制整个东枝城,并将几种文字的布告张贴在东枝城的大街小巷。

与布告一同张贴的,还有一份《戒严令》。

戒严令宣布,自即日起,掸邦革命军接管东枝城,并施行戒严。

具体措施有:

一、戒严期限,暂定一个月。戒严期满后是否延长视情况而定。

二、戒严期间,掸邦革命军接管东枝城的治安,执行戒严任务。收缴所有民间的武器弹药,严禁个人持有枪支。

三、戒严期间,掸邦革命军在东枝设立东枝军政委员会,作为东枝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戒严期间处理东枝的民政、司法等事务。

四、戒严期间,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进行管控,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

五、实施宵禁。

六、设立检查站,对人员和物资流动进行检查。

七、暂时禁止大型集会和宗教活动。建议婚事缓办,丧事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