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哥哥,我要是有了宝宝,就没时间研究节能灯了,求你了。”韩雅情急之下流了眼泪。
王振华吓一跳,急忙从她身上起来,给她盖上被子,再拿出手绢给她擦泪。
“不好意思,我性急了。你别哭,我听你的,咱们先把节能灯生出来,然后再生孩子。”
“噗……”韩雅噗呲笑,翻身给他后背,“你真讨厌,我刚穿好衣服,又得再穿衣服。”
她本来就没有生气,而是害怕怀孕耽误科研,既然未婚夫答应了,她也就开心了。
王振华看看手表,继续研究肚兜,“你的肚兜很好看,自己做的?”
“我妈做的。”韩雅没好气道,“走开,人家要穿衣服。”
“好吧,说正事。”王振华说道,“夜校报名费是多少,我身上带着六百块钱。”
韩雅马上坐起来,“你带那么多钱干啥?万一丢了,万一被人抢了……”
王振华道,“除了你,没人知道我身上有这么多钱。”
韩雅摇摇头,“有了我们的联名推荐信,你交五块钱学费就行。”
五块钱确实很良心,王振华很满意。
走到写字台旁边,拿起一本电学原理,“你快穿衣服,带我去报名。”
……
报名的地点在夜校教学楼旁边,一个矮小的办公室,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工作人员。
男的叫赵公道,北理工招生办副主任,女的叫赵雪莲,招生办的教职工。
夜校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扫盲班,旨在科普电业基础知识。
交钱就能读,没有入学考试,学生们参加完培训就各回各家。
第二种是招生班,需要六个大学生联名推荐,政府企业的推荐,或者学校领导的推荐。
王振华报的就是招生班,参加完培训不仅要参加考试,还要写毕业论文。
成绩和论文全部通过,才能成为正式大学生,从此鲤鱼跳龙门,从糠框子跳进米筐子。
所以报名班的人非常多,推荐信的种类非常多,弄虚作假的人也很多。
赵公道跟报名的人斗智斗勇,心情越来越烦躁,语气越来越不好。
王振华在队伍后面排队时,赵公道正在核对秦玉河的学生联名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