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阴阳学说3

八卦、阴阳、五行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如下:

八卦分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中乾代表天,方位为西北,五行属金,对应脏腑为肺、大肠;坤代表地,方位为西南,五行属土,对应脏腑为脾脏、胃;震代表雷,方位为东方,五行属木,对应脏腑为肝、胆;巽代表风,方位为东南,五行属木,同样对应脏腑为肝、胆;坎代表水,方位为北方,五行属水,对应脏腑为肾、膀胱;离代表火,方位为南方,五行属火,对应脏腑为心脏、小肠;艮代表山,方位为东北,五行属土,对应脏腑为脾脏、胃(也有说法认为艮对应手等凸起之处);兑代表泽,方位为西方,五行属金,对应脏腑为肺、大肠(也有说法认为兑对应口、舌等)。

阴阳学说中,阴阳是天地间的两种基本属性,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在人体脏腑中,脏腑的功能活动属阳,而营养物质属阴。例如,心阳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心血、心阴则有滋养心脏、制约心阳的作用。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基本规律。在人体脏腑中,五行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关系,如木生火(肝生心)、火生土(心生脾)、土生金(脾生肺)、金生水(肺生肾)、水生木(肾生肝),以及木克土(肝克脾)、土克水(脾克肾)、水克火(肾克心)、火克金(心克肺)、金克木(肺克肝)。

综上所述,八卦、阴阳、五行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

以下是通过八卦象数疗法治疗阴虚阳亢、阳虚以及心虚等疾病的案例:

阴虚阳亢案例

患者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多种顽疾,症状包括头痛耳鸣、胃炎、关节炎等。经诊断,此系久病年老,先天亏耗,后天失养,清阳不升,浊气不降,阴虚阳亢、经脉失养所致。象数配方为650·30·820。其中,6为坎卦,主肾,属水;5为巽卦,主胆,属阳木,巽卦又为风、为进退、具疏通脉络利排汗之功,故650补肝肾,振奋气机;3为离卦主心、目,可益心养目;8为坤卦,主脾,属土;2为兑卦,主肺,属金,又肺主气,故820可健脾益气。患者默念此配方,当日即有效,随着默念,身体日渐转佳。坚持默念近一年,顽疾渐消,体重增加,手足有潮汗,皮肤柔嫩有泽,最终恢复如常人。

阳虚案例

一位67岁的女士,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和静脉曲张。其症状表现为腿呈黑紫色,静脉曲张如藏着蚯蚓般鼓起。配方为650·380·720·40。其中,650振奋肾阳,380补脾健运,720补中益气,40疏导气机。患者使用此配方三个月后,心绞痛未再发作,曲张的静脉平伏,腿转为正常颜色,尿频尿急等症也痊愈。

心虚案例

一位70岁的女患者,患冠心病三十余年,病势逐年加重,近几年常因晕厥住院。经治疗,晕厥之象基本控制,但心前区仍有不适感。配方为640·30·80。其中,640补益肝肾,30通心络、温心阳,80健脾。患者经默念此配方几日后,全身气血似有畅通之感,精力日渐充沛。经默念半年后,基本治愈。

另一案例中,一位男士因多年的野外生活、工作紧张、劳伤过度导致脾失健运、血气两亏、脑髓失养而头痛,并随年岁增长肾气不足,水不养木致肝失条达,心血不足阳气不振,出现胸闷气短、气亏头痛等症状,后突发心绞痛入院。配方为820·650。其中,820健脾益气、升清降浊、振脾助肺,650益肝肾、助心气、振奋肾阳。患者使用此方后,开始感觉头清目亮,体感轻松。一周后效果大增,头清目明、神清意爽、精力充沛,冠心病症状消失。

请注意,这些案例展示了八卦象数疗法在特定疾病中的应用,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