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听澜和李季川去了书房,其实他清楚李季川到底在担心什么。
李听澜:“你是不是在担心娶了林家闺女,怕人家分去了你的财产!”
李季川在大哥面前从不掩饰什么,“大哥,澜川是你当初买了祖屋让我出来打拼,还有我几十年的心血才有今天的地位和产业,得来不易啊!无论是您,屹安或是那些孩子们,分给谁我都无二话,可现在凭什么让我分给林敬宇的女儿?”
听着弟弟的说辞,李听澜知道,还是和林敬宇陈年过节让他介怀。
李听澜:“我们和林家算到现在已经三代了。我们也是和敬宇从小一起长大的......”
李听澜再次和李季川聊起了那些陈年往事。
与此同时,林敬宇也在给女儿讲述着他和李季川的恩怨。
林家当初是南洋华侨,战争年代为国家提供物资钱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林敬宇的父亲毅然决然带着全家回国,也将产业移至国内。
李听澜和李季川的父亲当时商务部负责协助归国华侨解决归国后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他们尽快适应国内生活和工作。
两人因此结缘,还成为了朋友。林父为当初为国内商业建设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为李父的工作打开了很好的思路。
两人惺惺相惜,也欣赏彼此人品,两家关系密切起来,还私下玩笑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动乱年代,林家遭了难。李父虽然无力将他们拉出困境,不过会偷偷地在生活上给予林家最大的帮助。
李听澜会趁人不注意,将攒下的吃食塞给林敬宇,在物资匮乏时期,林家的处境艰难,一颗糖,一块肥肉,一个窝头对于林敬宇都是最温暖的慰藉。
困难时期过去,他们也长大了,两人一起上山下乡,一起考大学,最后各自继承父亲衣钵,一个从政,一个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