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三十斤的玉米面袋、二十个鸡蛋、一只四五斤的老母鸡、两瓶二锅头、一张大黑马蹄铁和五十斤全国通用的粮票。
手握着这些几十斤重的东西,对陈明来说仿佛轻如无物。
他走到李丽身边,握住她的手说:“媳妇儿不用紧张,我们回家吧。”
李丽在被陈明拉着的手那一刻,心里终于放松下来,迎上陈明含笑的眼神,好像找到了依靠。
“嗯……我们回家。” 李丽微微点点头,随即带着陈明走进了岗山村。
村民们路过时纷纷投来目光,窃窃私语起来。
“这丫头,看着有点眼熟啊。”
“不就是两年前嫁到青山村的张家里那个吗?”
“的确是那个丫头,这两年她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瞧她满面红光的样子,在青山村过得应该很不错。”
听到村民们的讨论声,有人感叹不已,有人露出羡慕的目光,甚至还有一些人不敢相信短短两年,李丽的变化竟如此之大。
“张叔叔、李婶子......”
“李大叔、刘大妈......”
“建国大哥、嫂子......”
面对村民们的注目与议论,李丽一一热情招呼他们。
见到李丽主动问候,众人都十分亲切地回礼,几句话后,他们的目光开始落在陈明身上,忍不住问:“这位是...?”
李丽毫不迟疑地回答:“这是我老公:陈明。”
“各位叔伯兄弟姐妹们,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看看。”
李丽打断大家的话,并且礼貌地说完之后,拉起陈明便往家中走去。
与此同时,陈明笑着点点头,跟周围的人简单打了招呼。
随着两人的身影渐远,众人又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不去理会那些人的言论,心中的想法暂且放一边。
大约十几分钟后,王丽带着陈阳走到一个泥土堆砌的庭院前。
在这个年代,农村的大部分房屋都是泥坯建成的,用石头盖的房子少之又少。
而这些有楼阁和院子的建筑,几乎都是地主和乡绅留下的财产。
刚到院子外面,陈阳他们便看到院内那个微微弯腰、正在忙碌的身影。
见到这一幕,原本还有些许怨气的王丽瞬间眼睛泛红。
片刻之后,她开口喊道:“爸……”
“小丽……”
听到呼唤声,那正在忙碌的人猛地抬起头来,凝视着王丽。
一时间,这老汉的眼里也不禁泛起了泪花,闪过无数复杂的情感。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汉松了一口气,像放下了一块巨石,急忙走过来,抱住王丽的肩膀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无需多言,王丽的精神状态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红润的脸色显然透露着生活的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