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叶青云没有看见有人来看病,便信步到中药房去看一看有哪些中药储备。

药房卢护长正在和陈彤、黄菲、张婷一帮护士正议讨论叶青云用黄芪160g的事情,看见叶青云走进来,“大家不用议论了,叶医生来了,叫他跟我们说一说吧,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听了卢护长的话,叶青云笑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耆,长也。黄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黄芪的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脾肺气虚证、中气下陷证、气虚自汗、气虚浮肿尿少、气血不足而疮疡难溃或溃久不敛、气虚血弱、血滞痹痛麻木、中风半身不遂。”

“我们用黄芪的时候,要根据病证来决定黄芪的分量,比如我们用黄芪来治疗胃粘膜下垂,以四君子汤加黄芪30g,再配枳壳3g,一升一降,升多降少。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胃粘膜下垂,而反作枳壳以顺应胃气下降。”

“而气虚引起的高血压用黄芪也可用到30g……”

“叶医生,高血压不应该降吗?用黄芪岂不是更加高吗?而且还是30g。”张婷插了一句。

“其实这就是黄芪的特别之处,黄芪你用15g左右,它就有升提的作用,你用30g以上呢它就有降压的作用。这就是黄芪的双向作用,既能升提又能降压。”

“刚才我用的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加味,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清任对于冶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但他也不得不说:‘补阳还五汤甚妥善也’。”

“邓老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时提到两点,一是辨证须是气虚血瘀证,二是黄芪必须重用到120g。甚至200g。”

“对于那些溃疡久不收口,黄芪有很好的内托之功。”

“那黄芪就是一个宝哦,”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