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合方治难病

“而芍药呢,则是深入内部,借助利小便这一途径来实现利水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该方剂之后才会特别注明‘小便利则愈’这句话呀。“

“好?,各位同事,我已经讲了一个桂枝汤增加药物个把例子,一 个不增加药物但增加药量的例子,一个去掉其中的药物再加用药物的,而且其中我又插了一个去掉药物的(去掉白芍),那我再讲一个不去药物,但减药量加药物的的例子。”

“那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在《伤寒论》23条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历经八九日后,已然迈入了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表病长久未得痊愈。此刻,患者仍有发热恶寒之象,然而这其中的寒热表现却与我们平素所知的典型太阳伤寒及中风有所差异。”

“其发热程度相对较高,而恶寒则稍轻,且这种发热恶寒的情况并非如常态那般持续不断,而是每日仅发作二三次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此证患者并未出现出汗的症状,同时在此前亦未曾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发汗疗法。”

“正因邪气规模不大,却又受到紧闭郁滞而难以消散化解,故而此时单靠桂枝汤已难以奏效。“

”不仅如此,患者虽觉身体瘙痒难耐,却未有疼痛之感,再加上患病时日已久,其体内的营气与卫气双双陷入虚弱之境。”

“如此一来,就连原本适用于表实证的麻黄汤,于此情形下也不再适宜使用了。“

”那么,当面临这般棘手复杂的状况时,究竟应当作何处置呢?倘若在座的各位同事们预先不知晓能够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应对此类病症,那么到底应当选用哪一种方剂方才最为妥帖恰当呢?这无疑成为了摆在医者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时间,陈太恒、李星竹等一干人不禁开始沉思起来,现场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