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得到祖大寿投降的消息,大喜过望。他亲自出城迎接祖大寿,对他礼遇有加,许以高官厚禄,欲要将他收为己用。
祖大寿见状,心中一动,计上心来,他恭敬地对黄台吉说道:“大汗如此宽仁,令我感激涕零。
我妻子如今都在锦州城里,城中以往的部下多达数十人,他们皆对我忠心耿耿。
若大汗肯放我回到锦州,我便可说服他们充当内应,助大汗攻取锦州。如此一来,锦州城便可轻而易举地落入大汗之手。”
黄台吉沉思片刻,他虽知晓祖大寿这一去,极有可能一去不回,但他仍有着几分仁君风度。他心想,即便祖大寿违约,自己亦不可失信于人。
于是,他毅然决定将祖大寿放了回去。果不其然,祖大寿回到锦州后,便再无音讯,公然违约。
然而,黄台吉却依旧秉持着自己的承诺,优待祖大寿留在金国的部下亲属。
眼见大凌河城中军粮用尽,黄台吉亦不再留恋。他命人彻底摧毁大凌河城,那曾经坚固的城池,在金兵的破坏下,化作一片废墟。
金兵在城中缴获了三千五百门大小火炮,火药、弹丸更是不计其数。同时,他们还收编了关宁军精锐一万余人。
经此一役,明军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元气大伤,再无力与金人争雄。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唯一可依靠的,似乎就只剩下凌卫明的汉阳军了。
凌卫明向朝廷呈交奏疏,言明此战原因,请求朝廷褒奖何可纲、严惩吴襄。汉阳军兵力不足,救援失利,自请官降一级。
朝廷经过商议,目前凌卫明是关外唯一可以倚重的军事力量了,万万不可逼反了他,否则陆地可以通过永平,海上可以攻击天津卫,得不偿失。
崇祯降下圣旨,好言抚慰一番,不再追究作战失利的责任。
凌卫明看着这不咸不淡的旨意,苦笑一阵,这孙子就是不提把洪承畴调走。行,你不动,那我就自己动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