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发给凌卫明的军报也如雪片般飞来,催促之意甚为急切,似是局势已刻不容缓。
凌卫明率领着一百名女真士兵,马不停蹄地朝着济南府赶去,那里即将召开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军事会议。
凤阳失陷后,农民军犹如决堤的洪水,分多路四下逃窜,在河南、山东等地肆意肆虐,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明末黄河并未流经山东北部,若不在此阻拦,任由他们继续向北,那京师必将受到震动,大明的江山社稷也将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汉阳军的三千人马跨海而来,自登州上岸后,得到了登莱巡抚孙元化支援的一批粮草军需,而后便向着济南紧急进发。
京师附近曾遭受金兵的残酷肆虐,当地百姓对女真士兵怀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凌卫明深知这一点,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命令手下的女真兵全部换上明军服饰,并且将发辫紧紧盘好,小心翼翼地置于帽子之下,还严令他们一路上不得与百姓交流。
这一支奇特的队伍在行进途中,引起了沿途百姓的诧异目光。他们出手极为阔绰,从不滋扰百姓,只是沉默寡言,很少开口说话。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都讥讽辽东巡抚凌卫明招募了一群哑巴兵,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无奈与深意。
凌卫明心中挂念着前方紧迫的战事,深知片刻都耽搁不起。
终于抵达了卫河边,雇佣了五艘大船,有条不紊地将战马、士兵全部送上船,坐船南下倒是省时省力。
当船行至半道时,一名女真士兵像往常一样前往马厩巡查,却惊异地发现十几匹战马口吐白沫,痛苦地倒在地上低声哀嚎。
他心头一惊,急忙抬头四处张望,竟看到有船工神色慌张地慌忙收起药包,试图隐藏起来。
女真兵顿时盛怒不已,立刻喊来同伴,将那几个船工拿下审问。
未曾想,船工惊恐之下,大声叫嚷道:“有鞑子!他们是鞑子!”
这一声呼喊如同点燃了火药桶,一船的民夫、水手纷纷手持棍棒、绳索,怒不可遏地围了上来,对着女真兵就是一顿痛打。
女真兵的大部队随后赶到,双方瞬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