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郑集为首的文官,极力推荐发展经济,如今关内烽烟四起,东北数省严守关隘,闭门发展,打好基础,必将一统天下。
以孙永为首的武官却极力反对,以目前汉阳军之实力,足够入关消灭各路叛军,何须再等数年。各军中的青年才俊渴望建功立业的心,你知道有多雄壮吗?
苏晴作为凌卫明的办公秘书长,送来大量资料,数据显示,东北目前基础工业全面开花,却受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员等,以至于发展缓慢,收益甚微却耗费资金甚巨。
一旦入关与各路军阀作战,失去侯爷的物资支撑,最多只能打到长江以北。
凌卫明一脸的不可置信:“老子刚把日本打服,弄来那么多钱,居然都不够花了?”
苏晴道:“其实,咱们东北摊子铺的太大,面面俱到只会引发财政危机,亏得侯爷多次大胜,民间威望极高,商人和百姓购买东北国债的热情高涨,才使得经济勉强运行。一旦打下一场败仗,基本盘随时都会崩。”
凌卫明一拍脑门,叹了口气:“当家可是真踏马累啊!钱钱钱,一睁眼就是这么大的窟窿。”
郑集道:“敢问侯爷,可否暂停一些项目?以缓解财政压力?”
“说说看,”
“比如,惠及全东北的义务教育?大明治理州县,官不过七八人,吏不过三四十人,加上些许乡绅就足够了,一下子培养那么多孩童识字,将来安置都成问题。”
凌卫明白了一眼道:“郑夫子,怎么也目光短浅了,识字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教育断不可停,此事不许再议。”
郑集道:“那可否裁撤一成军力……”
孙永不满地插话道:“欸?这可不行啊,将来我们还是要打仗的,现在裁撤,等用到的时候再练兵可就来不及了!”
郑集不满道:“汉阳军以少胜多,以一当百都是常事,现在算起来,兵力只怕都超过十万了,每个兵丁的月银都十倍于关内,东北一地养那么多兵,知道负担多重吗?”
孙永、钱二牛等人闹哄哄地不答应,纷纷要求立刻进关剿贼,开疆拓土。为郑老夫子省下些银子。
凌卫明制止道:“都皮痒了吗?敢这么对郑大人说话!赶紧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