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思暗涌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陈映试探地问。

黎明月皱眉思索:“好像在娘留下的旧物里,看过类似的剧照。当时还觉得那个背影特别让人心疼。”

陈映心中一动。这么说,李秋芸生前拍过的影片,黎明月都看过?那她是否也注意到了什么异常?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几片桂花。陈映忽然留意到,黎明月手中的剧本掉落了一张纸条。她下意识地捡起来,却见上面写着几个地名:新加坡、马六甲、槟城。

这些地名……陈映心跳加快。程砚之把这张纸条夹在剧本里,到底是无意还是刻意为之?

“娘的剧照里,好像也有类似的场景。”黎明月若有所思,“我记得是在一个码头,她站在人群中,神情很忧伤。”

陈映握紧了手中的纸条。李秋芸、南洋、程砚之,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此刻竟隐隐有了某种联系。

“很晚了,去休息吧。”她轻声说,“明天还要进组。”

看着黎明月上楼的背影,陈映的思绪却更加混沌。程砚之今晚的种种暗示,那些照片上的场景,以及他对日本势力的态度,无一不在指向某个她还未能完全看清的真相。

而那个被反复提及的数字“0515”,究竟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红木盒子和照片上?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桂花香愈发浓郁。陈映站在廊下,回想着程砚之临走时的表情。他在等待江维德的车经过,这个细节绝非偶然。这两个人之间的过节,或许也与五年前的事有关。

陈映回到书房,将程砚之留下的所有东西摆在桌上:修改后的剧本、那沓照片、暗藏的纸条。她点亮台灯,仔细梳理今晚获得的信息。

首先是《旧梦如歌》的改动。程砚之特意加入女主角重获声音的情节,表面上是为了丰富角色层次,但他强调“有些故事值得被记住”,显然另有所指。

其次是他对日本势力的态度。从他的说法来看,他显然在抵制日方对电影圈的渗透。但他主动提到高桥和藤井雄一,又暗示李秋芸当年在日本领事馆的遭遇,似乎在暗示更深的内情。

最让人在意的是那些南洋照片。程砚之说他在新加坡待过,照片上的场景也确实来自那里。但为什么要特意展示这些?而照片背后的数字“0515”,又与红木盒子上的暗记对应,这绝非巧合。

陈映从抽屉里取出那个红木盒子。她记得第一次发现盒底“0515”这个数字时,就觉得像是某个日期。如果把它理解成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