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破茧新生

“市场很重要,但艺术的创新更重要。”陈映不卑不亢,“徐先生觉得,观众永远只能接受老一套吗?”

徐中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有意思。那么,可否让我先睹为快?”

陈映递上剧本初稿。看着徐中行认真阅读的样子,她心中已有计较。这位影评人的到访,或许正是一个契机。

徐中行读得很慢,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偶尔还会在剧本边缘写下批注。整个书房安静得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

“好剧本。”终于,他合上剧本,神色复杂,“尤其是这种心理描写和情节推进的手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

“徐先生请说。”陈映做了个请的手势。

“就怕有人接受不了。”徐中行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传统叙事的‘大人物’。”

陈映若有所思。这番话显然另有所指。作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徐中行的消息网很广。他此时提醒,必有深意。

就在这时,林双双又急匆匆地跑来:“夫人,松竹株式会社的人来了!”

“这么晚了?”黎明月皱眉。

“他们说是路过,想跟您讨论一下关于新片的事。”

陈映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近午夜。这个时间“路过”,显然是有备而来。

“让他们稍等。”她对林双双说,然后转向徐中行,“徐先生要不要留下来喝杯茶?”

徐中行摆摆手:“还是改日再来讨教吧。”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对了,最近有人在打听您这个剧本。小心为上。”

送走徐中行,陈映才让林双双请松竹的人进来。来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上次见过的项目主管山田,另一个却是个陌生的年轻人。

“这位是我们的剧本顾问中村先生。”山田介绍道,“他对华语电影很有研究。”

陈映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中村。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三十出头,举止文雅,说起中文来也毫无口音。但她总觉得对方的眼神深处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听说陈总监在写一个创新性的剧本?”中村开门见山,“我们很感兴趣。如果合适的话,松竹愿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