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陈映正要离开,梅老师却叫住她:“陈总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关于新的课程安排……”
陈映让玉姐先带新生去报到,自己则和梅老师走向办公室。经过走廊时,她敏锐地察觉到背后有道若有若无的目光注视。回头望去,只看见安娜站在窗边,若无其事地整理着书包。
梅老师办公室的门刚关上,几张设计图纸就铺满了桌面。这是他连夜赶制的新课程方案,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参考了德国戏剧学院的体系。”梅老师指着图纸说,“除了基础的台词和形体,还加入了即兴表演、心理剖析等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个……”他翻到最后一页,“跨界合作课。”
陈映仔细看着方案。这确实是个大胆的创新——让学生跟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突破表演的局限。
“我已经联系了几位老朋友。”梅老师说,“有芭蕾舞团的编导,也有京剧名家。只是……”他欲言又止。
“有顾虑?”
“确实。”梅老师压低声音,“最近来了不少‘考察团’,说是要学习交流。但我总觉得他们对课程安排的兴趣,超出了正常范围。”
陈映若有所思。自从藤井事件后,这种“考察团”确实多了起来。他们打着各种名义来访,却总是旁敲侧击地打听某些特定的信息。
“说起这个。”梅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今早又收到一个特殊申请。柏林艺术学院要派驻两位教授,说是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交流。”
“柏林?”陈映眼神一凝。这个词最近出现得太频繁了。
正说着,黎明月推门进来:“母亲,您看这个。”她递过来一份德文报纸,上面赫然是程砚之的照片。标题用德语写着:《知名导演涉嫌间谍案 柏林方面要求引渡》。
“什么时候的消息?”
“刚收到。”黎明月说,“而且……”她看了眼梅老师。
陈映会意:“老师,我们改天再谈课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