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三十一章 喋血新城(四十三)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学科都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就像数学没有万物归一公式,物理没有宇宙真理,化学没有以太因子。

它们甚至都没有终极问题,没有一个只要彻底解决了,本门学科就宣告已经研究到终点的问题。

但是社会学有。社会学的终极问题就是如何让世界上没有穷人。概括起来就是——扶贫。

这是一个囊括了社会学及其所有相关联学科的所有知识的究极复杂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门槛很高,因为这问题之前还有太多前置问题,比如如何让人活下来,如何让社会稳定下来,如何让这个社会诞生一批有能力扶贫的人等等。

苍白骑士的主题是“拯救”,但这个词有点太宽泛了。毕竟这个城市的精英人士是不需要被他拯救的,那目标人群基本就是穷人。那他现在所做的事也可以称之为“扶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把他的所作所为看作是神话故事里耶稣式的“救难”,那他做的已经很完美了。他站了出来,获得了人们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动机到结果无可挑剔,非常符合对于救世主的定义。

但如果以“扶贫”的角度来看他所做的事,那他可以说是做的一塌糊涂。

因为他没有做任何社会研究,甚至没有搞明白那个究极复杂的问题的细枝末节,只是做了一些传统定义上的“扶贫”。

乍一看好像很对:给富人加税,给穷人减税,加强社会治安,修建福利设施,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福利,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管控,避免资本扩张速度过快。

但如果细看就会发现,这些政策是带有一定封建意味的,是相对落后的。不是说这样做不好,只是并没有利用现代社会的任何优势,还是免税施济那一套。

某东方大国的每个朝代都搞过,也并没有避免他们灭亡的命运。甚至现代也有人搞过,小罗斯福虽然成功给美国续了一波命,但也正因为不够先进,最终还是全面崩塌了。

这些政策好但是不够长久的主要原因就是,施政者站在高位,他们做的都是他们以为对穷人好的事。

这些事可能确实会对穷人好,但未必对每一个地区每一种情况的穷人都好。也可能初期好,后期就不好了。对一个穷人好的同时,却又危害到了另一个穷人,甚至是看似对穷人好,最后还是对富人好。

这种执行差距导致的不平均,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剥削,让一群穷人踩着另一群穷人的头站起来,成为新的剥削者。本质上不是在扶贫,而是吃鸡大逃杀,最终依旧是零和博弈而不是共赢。

有的时候,这种不平均,不是因为物资过少,帮了这个就帮不了那个,而是因为缺乏调查,只凭高位者的主观臆断,拍脑门想策略,才导致的。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也很简单,那就是充分调查,深入底层,因地制宜。这样所需要的资源反而有可能比那种平均的大撒钞票要少,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苍白骑士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对穷人缺乏了解。

以前他觉得,他自己都不是富人出身,他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他怎么可能会不了解穷人呢?

但现在他发现不是这样的。有钱的富人千篇一律,而没钱的穷人各有各的穷法。

自己是因为小镇出身没有根基,又身体瘦弱、受人欺负才穷的。那哥谭怎么有那么多本地的穷人壮汉?

自己是因为没念过大学,没受过高等教育,实在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才穷的。那哥谭怎么还会有那么多读过大学的流浪汉?

自己是因为精神疾病,很多时候无法控制住自己,也就无法正常生活才穷的。可哥谭精神正常的穷人就更多了,他们又是因为什么才穷的?

不光是穷人,就是现在所有在市政府工作的可以称得上是中产阶级的员工,他们又为什么没有成为精英阶层呢?为什么和顶层的富人一比还是穷呢?

当苍白骑士真正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人们常说的眼见为实,或是实践出真知,其实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