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行走的引线

但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就变味了,景玉鸣笑笑没回答,因为自己的人生预想就是去砖厂开叉车,已经和王灿叔约定好了。然后又问了一下老表大学里的精彩事情,听着他说可以坐在宽敞的语音教室上课,睡在四人的豪华大宿舍,吃着2毛钱一顿的四菜一汤,路过那座数不完情侣的情人坡,还有听过院士的讲座等等。

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事,景玉鸣好像思绪被带进大学校园一般畅游其中。对啊,最美好的年华不就应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最能教育人的地方切磋学习嘛,与知识共舞,与能人同台,向强师拜艺,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遇见。景玉鸣想着他的这一生估计终将会错过了这些美好,一生将与叉车为伴,与山林为邻,与自然相生。

大学,那个年代年轻一代的向往之地,太多人为之付出了十几年的寒窗,到头来却还是倒在高考这座独木桥前。但是,高考对于农村学子和穷人来说是唯一一场公平的争斗赛,能者上,对于众多赛道而言这个渠道相对还是打开的。

随后,老表问了景玉鸣的想法。景玉鸣看着天空说着,以后会和村里王灿叔合伙在砖厂开叉车,然后就随着季节轮换种地,插秧,收割,下黄鳝,捉蜈蚣,挖知了猴,结婚,生子,如此循环往复。说着说着,景玉鸣仿佛看到了60岁后的自己,和村头大爷们一样,叼着一根旱烟,吹着年轻可以挑起来100斤的草头。

原来我们都是泯泯众生,没有任何不一样,原来没有奋斗的生活就是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原来你现在瞧不起的碌碌无为之人,终将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何为因果,何为天道,只不过是自我逃避现实找的借口罢了,我辈的信仰永远是我不负天,天不可欺我。

老表也没有否定他的想法,毕竟目前来看景玉鸣不适合读书,可能还没入门,但读书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唯一出路。比如,邻村就是有一个典型例子,姐姐读书一路开挂,是周围几个村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北大荒大学的孩子,那可是华夏顶级学府,进去的都是人中龙凤,后来出国读博,然后回国进入国企做高管。

但,她弟弟却中学期间天天打架,还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只能出去打工,但是这小子去学手艺活那是样样精通,很快就在外面搞出名堂,现在在海岛经营了好几家不同方向的外贸公司,成为打工界的楷模。

可能这就是读大学长完见识的一些思路和想法的变化,老表想着景玉鸣的未来和景玉鸣自己想着未来的路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无论怎么说,老表这个人在景玉鸣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是起着很重要的引路人,有着不可磨灭的一笔。

就这样表兄弟两个人谈心到傍晚,迎着夕阳,踩着霞光,拉长的倒影显得各自都那么伟岸,看着山包下的两家农户显得那样孤寂而有彼此联动。等来到村口,已经看到舅舅在整理板车,老表和景玉鸣马上上前帮忙把换来的杂粮给搬进厨房倒进谷缸,等老表开学前再拉去镇上卖掉。

舅舅还是很开心,毕竟在外面卖红薯不停被人家夸赞生了个好儿子,有出息,以后可以去大城市享清福等等的拍马屁的话,他还是很受用。随后他想想也对,附近几个村合起来还没出一个巴掌数的大学生,他的确可以感到骄傲,所以虽然很累,但也快乐。

晚上就和舅舅舅妈一起在院子吃饭,夜空下的繁星就是灯光,萤火虫就是小火把,照着篱笆围墙的院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有人是为了丰收,有人是为了美好的未来,有人是为了倾诉出内心的憋屈,总归都是活出自己这一刻。

临睡前大舅问景玉鸣能不能农忙的时候把手扶拖拉机让他们用用,用完马上还回来,大舅妈也弄不动那些草堆,所以有这个玩意儿轻松很多,景玉鸣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并让他早点去弄走,反正在家放久不用还容易坏。

晚上景玉鸣和老表就在院子睡觉,睡在用藤条编织成的笆褶子上,盖着被子,摇着蒲扇,与地同眠,蛙声和知了声充斥着这片幽静的小村庄,听着它们唱着的催眠曲,大家安然熟睡。

第二日早上,景玉鸣去到村另一头的二舅家报到,毕竟来了还是要来坐坐看看。二舅妈看到他来,没有给个好脸色,毕竟她眼里除了她娘家人,其余都是其余人,包括她的家庭。

所以景玉鸣见怪不怪,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