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以一种矛盾之极的方式,同时做到了向内、向外的两种旋转,将外来的剑气吸入龙卷的底部,再从顶部吐了出来,完全卸开了这一记剑招的威力。
似乎是借到了剑气上冲的力道,逍遥子仿佛没有重量一般,再度向上空飘飞了十数丈,抵达了极其惊人的高度,口中长吟道:
“‘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我之道,并非只是庄周之道,而更加接近于列子之道与老庄之学的融合。”
列子之道?赵青心中一惊,顿时明白了许多内容。
《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分别是指不求名利的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子,以及最高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理想境界。
难怪逍遥子将他自己所处的境界称为“神人”,而非别的,因为“神人无功”,正是庄子对“列子御风”的评价。
心中暗暗思索,赵青的出手却没有丝毫放缓,只见她将“万象浩虚功”施展到极致,周身的气场蜷曲成球,化作不断向内塌陷的奇异空间,吸引着天地间无处不在的灵气。
萦绕着的烟霞,迅速泛起了澹澹的蓝色,刹那间凝练化为了一道蓝白色的明亮剑光,并在眨眼间重新一散一聚,变作了一个寒气向内收敛、半径尺半的剑圈,被她凌空摄在了双手之间,随时准备掷出。
小主,
受到扫地僧的“解脱烦恼印”五式启发,赵青将“冰魄寒光”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其寒气更加内敛,形态也更为多变,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战况。
逍遥子的旋转气场,吸力大得惊人,或许能够轻易地偏转、吞吐细小的剑气,但对上一个直径三尺的大型剑圈,又能影响到多少程度呢?
可是赵青没法立即出手,因为她忽然间发现,在自己的精神感应中,整座少室山似乎正随着逍遥子一起旋动,化为了无可分割的整体。
这当然是错觉,但也可知对方的气势占到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对风力、气旋的操纵上,与逍遥子千锤百炼、打磨上百年的逍遥御风相比,赵青的明玉功第一次处在了明显的下风。
不过,面对境界更高、修行了两百多年、堪称老怪物的逍遥子,对方能使出这样的本事,完全在她的预料之中,并且更加地激发起了她心中的战意。
腾飞于数十丈高空的逍遥子,通过周身气旋的变化,蓦地凝止了刹那,神奇似飞行的鸟儿骤停在半空,口中仍在长吟:
“《列子?黄帝》言:‘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列子向老商氏学道九年,到达心凝神聚、形神同一的境界,身体好像不存在了一般,最终练成了“乘风”之术。
在赵青看来,这与后来道教内丹修行中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有些相似,形神相合,变得无形无相,称为“形神合同于虚”。
“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虚不毁。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
所谓“形神俱妙,就是将身体向精神的方向转化,越来越轻灵虚幻,最终与精神一起白日升天。
正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显然,逍遥子在“形神俱妙”的修行上已有极高的造诣,身形比常人要轻盈不知道多少,所以可以借着风力在空中飘飘荡荡,长时间不往下落。
话说回来,在身形至轻至虚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轻易地卸开各种外力,在防守上达到了一个顶点,但在攻击方面,恐怕就得有所缺失了吧。
正当赵青这样思索的时候,逍遥子也说完了他有关列子的那一段话,开始转守为攻。
只见他周身数以万计的微小风旋,在这一瞬间吸纳了巨量的天地灵气,向内压缩,仿佛化为了一座横于半空中的坚固山岳,变得无比凝实,犹如陨星坠落一般,携着无可阻拦的巨力,向着赵青的方位直冲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