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渡劫十五 劫数了(2章合一)

今年的恩科准许女子报名,不论文举还是武举,女子皆可参与,同男子一同考试。

话音刚落,朝堂便炸开了锅,转眼间就变成了清晨嘈杂的市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他们欲跪请陛下收回成命之时,龙椅之上已经空无一人。

昭元帝早就溜了。

只要她跑得够快,就没人能拒绝她的旨意。

李相等大臣数次前往南书房觐见,想要请昭元帝收回成命,而每次昭元帝都能在关键时刻将话题引向其他国事,待他们商议了此事从南书房内出来后,才恍惚发觉,他们又被忽悠了。

无奈,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文举耗费时间极长,需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直至殿试。

殿试之上,唯一一名女子显得尤为突出。

监考的郑玄光心里美极了,只因此人是他的孙女郑舜华。

舜华聪慧,颇有读书之能,所以在舜华年幼之时,他便请了数位大儒教导她,那时怎么也想不到,她还能有这等机缘。

本次殿试的题目是皇帝亲出,是以除了皇帝,无人知晓。

论大昭国政之弊端。

考题一经颁布,大殿之上,不论是大臣还是考生,心脏都狂跳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这个题目不好写。

倘若全文夸赞大昭国政,显得太过谄媚。而若对弊端大写特写,会不会惹得圣上震怒?

这个度可不好把握。

郑舜华只犹豫了片刻,便提笔落字,她要赌一把,赌圣上是真的想听作为考生的她们对国政不足之处的意见。

果不其然,昭元帝拿到郑舜华的答卷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前文是对国政优弊的分析,虽字里行间也有赞美之词,却不显谄媚。后半段则是她针对国政弊端提出的九点治国建议,大多针对的是官吏的管理和惩处制度,可行性很高。

于是,昭元帝钦点了她为一甲榜眼,予了从六品吏部员外郎的官职。

武举由兵部组织举行,除了考武艺之外,还要考兵法策论,殿试上更要考问军师策略。

外场武艺考试之上,亦有一名女子脱颖而出。

此女似乎是天生神力,打起架来蛮横得紧,单武艺一门,闯入前三甲,兵法考试倒是答得不错,只可惜对兵法只是熟读,做不到灵活运用,殿试之考并不出众。

昭元帝认为她很有培养的潜质,将她收为殿前侍卫,任正七品京畿校尉。

开平六年,开平三年之时派出的使臣终于归来,昭元帝在南书房召见了他们,整整一天,他们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如数上报。

他们离开后,皇帝紧急召见了正二品以上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员,根据使臣提供的舆图与所书游记,商议了一夜。

开平六年秋,使臣再度出发,只是此次他们身旁跟着京畿卫指挥使与京畿卫中最为精锐的两千尖刀兵士。

开平七年,安南异动,昭元帝御驾亲征,与两位公主里应外合,短短一月,便将安南也纳入大昭疆土。

历经二十年之久,和亲安南的两位公主终是归了家。

昭元帝封二公主为辅国长宁长公主,三公主为镇国长泰长公主,予上朝议事之权。

此后十数年,在使臣们的开拓与将士们的努力下,大昭疆域不断扩张,直至开平二十二年,才停了下来,这一年,昭元帝整整四十岁。

老生常谈的,昭元帝这些年一心国事,未曾立后,未曾封妃,更无子嗣,大臣们不免又开始担心起了大昭国的将来。

这一次,昭元帝没有让大臣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