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也纷纷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帐篷,一个个忙着生火,体验一把冰天雪地里在帐篷中钓鱼的乐趣。
这时候,渔具店老板抱着一个泡沫箱,神神秘秘的拉着陈玉华回村。
进到暖和的屋里,老板打开泡沫箱,里面用报纸包了十个纸包,另外还有一些小透明塑料袋,能看到袋子里装着土。
老板打开一个报纸包,里面满满都是红虫。
“这里有五斤母红虫和五斤公红虫,塑料袋里都是蚯蚓,他们几个学生也就是玩玩,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你拿一包母虫给他们用就足够了,剩下的分成小包,用报纸包了,回头卖给来钓鱼的人。”
陈玉华一阵扭捏,说道:“这是人家掏钱买的,我怎么能再拿出来卖。”
老板道:“他们又用不完,你知道这种公虫多少钱不?一百块一两!”
陈玉华一惊,道:“这么贵!那一斤岂不是要一千了。”
“可不是咋滴!”
老板说的很认真,“记着放到屋里,不能受冻,一定要用报纸包,还要每天往上面喷水,这样能活好多天。”
郑重其事的交代完,又约定了送鱼食渔具的时间,老板便打算早些离开,“行了,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就这天黑了才能到家,去把早上天池里出的鱼给我拿几条,我带回家给你嫂子尝尝鲜。”
陈玉华二话不说,赶紧让他老婆从水泥池里挑了五六条二三十斤的大白鲢,几个人抱着送到了还没走的三辆雪橇上。
三辆雪橇车也没白等,把五套帐篷的包装纸箱都收拾了扎成捆,整整装了大半车。
而且于晓娟也给三位驾车师傅每人送了一条七八斤的冻鱼。
雪橇走后,陈玉华又张罗着给村民每家都送了两条鱼,这下水泥池里的鱼就不多了。
不过他并不担心,知道天池上还有不少冻鱼没搬下来呢。
一个人回到小屋里,找来一沓报纸,打开一包母红虫,分成几包,表面上喷了点水,然后踹到怀里保温,送到了同学们的帐篷里。
几个同学一共占了四个帐篷,李志范剑张大壮各占一顶,江琴葛丽丽用一顶,周林和陈玉梁也凑在她俩的帐篷里,跟两个姑娘聊天。
收到红虫,周林便帮着调了鱼食,绑好线钩,教她们怎么钓鱼,陈玉梁则在炉子上烧了一壶水,并且从家里拿来茶具,开始泡江琴带来的红茶。
之前钓鱼的两个男子带的红虫早就用完,见陈玉华有新鲜的活虫,便主动找他要求买一些。
陈玉华犹豫半天,报出一两母虫四十元的价格。
对方毫不犹豫的转给他八十元买了二两,陈玉华实在想不明白,钓鱼的材料可比鱼值钱多了,这些城里人到底是图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