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进来说:“姑姑讲了,做这种包子要用到一种叫酵头的东西。我又问酵头哪里来,她说面和好了,用东西装着,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处几天,酵头就做好了。就是面团先会发起来,不管它,把发好的面晒干,要的时候再用温水浸湿,就可以用来和面。热天要发一天或一晚,冷天要发两天呢。要是太酸就在里面和点碱。我准备试做一下呢。”
倩倩早把做法记下了,也想着什么时候磨了面偷偷试一下。
又见绿玉家门前坪子上晾着的染好的蓝布和橙红色布,上面还有不同的花样子,以及两个染缸,便知道是在染布了。
尽管石玉已告诉了她大概做法,她还是向绿玉请教了好一会如何做花型,如何做染糊、如何做蜡染才跟着石玉回来。
晚上她跟何氏和姨娘挤一张床不提。姨娘和何氏二人有许多话讲,从家里人的现状讲到这个村子,又讲到旁边的逸闻,倩倩都听了一耳朵。
后来,可能真的是没话讲了,姨娘开始讲附近一个村的妇人,被丈夫杀死了。只因那个丈夫看上了另一个寡妇,偷了人,她说了几句就把她杀死了。有好一段时间那个被杀的妇人鬼魂在村子周围嚎叫,听得人心惶惶。
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后来感叹一句:“妇人啊,这就是命。不是苦死就是别的死法,终究是个死。”倩倩却好久没睡着。
第二日三人一大早喝了粥便要回家。姨娘苦留不住,倩倩和柏崽每人得了两文的挂挂钱,告辞而别。
三人沿着一条山间小路往回走。那小路蜿蜒经过杨家后面的杨家桥,桥在濂溪上,是一座小石拱桥。
这时虽然表面上仍是百物萧杀,荷叶枯败,但沿路生长着的大片马尾松和油茶,绿意不减。
小主,
外加最近天气稍暖,草色已现,田里的田白菜和油菜显出黄绿色的花蕾,塘里也有一些小小的满江红。溪水清澈,几尺之下可见里面游弋的长苦草和游鱼。
三人绕路去附近山坡上的龙福寺拜了拜。这是何氏在娘家时经常去上香的地方,出嫁后就变成银鸡岭上的银鸡寺了。
用两文钱买了香烛供了佛,又另外布施了三文钱,三人才沿着下山路下来。绕过华岩边的小路看了下阴阳二岩,又进华岩庵里拜了,才下坡到外祖父家里用午饭。
饭后,便沿小路走了半个时辰到了家。
此时天色尚早,倩倩一回家便背了背篓拿着个小布袋到桑田里找桑螵蛸。这是螳螂生在桑树上的巢,用于治遗尿尿频有奇效,还可以用来治冻疮。
她自己以前每到冬天即肿冻皴裂的手脚用了外祖父的说的桑螵蛸偏方,最近几年都没有复发。
用法是先把冻疮处用温水泡软,将桑螵蛸的汁挤出来涂在上面,保持干燥,如此几次走到消肿。
经此一事,倩倩算是认识了这一味药,也顺便问了下牙行的价格。虽然不高,本着蚊子腿也是肉,有总比没的强的想法,每年都要摘一些换几文钱,聊胜于无了。
这东西除了田里种的桑树上有,山上的野桑、鸡桑、枣树、构树、榔榆树上有也,一斤也可卖几文钱。
倩倩顺便还带了把竹刮刀,若看到蟥卵也好一齐刮掉。
那两亩左右的桑田里桑树叶子已大部掉了,只有一些枝顶的枯黄叶片还在风中呼啦啦地响,长些的老枝都在入冬后砍了,留下白生生的茬。
她先把地上落着的枯叶拾起来,再把能摘到的叶子也摘了,收在背篓里准备带回去喂牛。
然后才一棵棵地观察树干和树枝,看到桑螵蛸就摘下来放在布袋里,若看到蟥卵就刮掉,这已是入冬后第二次刮蟥了。
蟥卵刮下来后要尽量集中起来,下面堆点干草或干叶子烧掉,免得来年危害桑叶。
冬季天黑得早,直到黑得差点看不清路了,她才将蟥卵堆起来一把火烧掉,背着桑叶拿着布袋跑过南门回家。
倩倩再把叶子撒进牛栏里喂了牛,才回来放下桑螵蛸,洗了手向火。柏崽已点了灯,靠着灯在桌子上练字。
饭后,把桑螵蛸用宽格子的烘匾子装了,把烧火剩下的红色火石拨出来,撒些茶壳,两边各放一张凳子,竹匾放上去慢慢烘着。
然后照例读了段书,又抄了几遍,请柏崽边念边听写,大约花了小半个时辰,才跟洗完碗的张氏一起绩麻打麻线。何氏砍完猪草后则忙着用棕丝袼褙纳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