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雨水无雨

现在无论是饭馆还是百姓个人,吃鸡的时候极少有分部位食用的,大部分都是一锅烩。

在养殖业发展起来后,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需求,才逐渐出现了炸整鸡、卤整鸡、卤鸡爪、烤鸡心、炸鸡胗、炸鸡腿、烤鸡架、鸡肉汉堡、鸡肉卷等特色小吃。

在众多以鸡为原料的小吃中,炸鸡架是最特殊的,东北某地有“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的说法,听着俏皮,实际背后都是泪。

鸡架这种东西在当地流行起来之前,几乎没有人能看得上,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失业,工人兜里没了钱,为了解馋,这玩意才流行开。

除了极度困难,在中国大地上很少有人会吃鸡屁股,但也有例外,蛙岛有个比较有名的小吃叫“七里香”,在当地颇受欢迎。

哪怕是鸡屁股都有人吃,但极少有人会去选择吃鸡肠子,大概是因为太埋汰、处理费时费事吧。

唐植桐听过一个说法,鸡肠子除了被拉去做饲料、肉泥,还有些被小商贩拉回去,处理后搅碎作为包子馅儿做成了蒸包……

之所以用鸡肠子,一来是因为这玩意确实便宜,二来自带油脂,吃起来香。

所以唐植桐来这边之前,极少在外面吃蒸包,尤其是那种小店的灌汤包。

不过限于眼下的条件,唐植桐打算自己试一把,自己做嘛,起码不会有鸡未来得及排泄出去的消化物。

处理鸡肠子跟处理猪肠子不同,由于鸡肠子太细,得剪开冲洗,然后用面粉或食盐仔细搓洗。

唐植桐先把半只鸡连带着鸡胗、鸡心一锅烩了,炒个半熟后,将张桂芳切好的一颗白菜倒锅里,加了些水、盐后,盖上锅盖,着手处理鸡肠子。

打开作弊器,唐植桐一边在心里默念:鸡肠性甘,平入肾经,治遗尿、遗J、白浊、痔漏,一边在家人面前用温水装模作样的捯饬。

说来也怪,唐植桐能接受猪肠、羊肠,但对于鸡肠却向来不感冒。

不自我催眠,对于唐植桐来说,这玩意需要很大勇气才能入嘴……

洗干净后拿到案板上邦邦一顿切、剁,添上一棵白菜就是一顿水饺馅。

“等吃完饭再包,赶明儿你们去接静莹的时候,一块带过去两盒。”张桂芳将儿子拌好的饺子馅端到一旁,腾出吃饭的空间来。

“行,按您说的办。”唐植桐见张桂芳没有因为家里损失一只鸡伤心,才彻底放心下来。

即便只有半只鸡,张桂芳也没忘记盛出一半放入高压锅里,准备给亲家,剩下的一半是自家吃的。

四分之一只鸡,还是不带鸡腿的那种,鸡腿在高压锅里。

张桂芳先将鸡肉挑了挑,每人分了两块,肉多的给孩子,自己吃脊梁骨那点没肉的地方。

唐植桐想说以后不缺来着,还是忍住了,再等等吧,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山里、田野里能吃的东西多一些以后,就去“打猎”,到时候再给家人加强营养。

虽然每人只有两块肉,但没有人嫌少,啃的特别仔细,粘在骨头架子上的一丝丝肉都不放过,就差把鸡骨头嚼碎,嘬两口味了。

鸡骨头最后便宜了贝贝,贝贝对这只鸡圈里朋友的同类点了赞,虽然没有肉,但骨头味道不错。

看着贝贝津津有味的啃食着鸡骨头,唐植桐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吃德州扒鸡,估计跟此刻的贝贝很像。

当时的德州扒鸡是用高压锅煮的,里面的骨头都压酥了,因为穷闹的,唐植桐连肉带骨头一股脑的吞下去,好好地补了一把钙……

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雨水处在七九中,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可以说是春天的开始。

古人描写雨水的诗词还是挺多的,无论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都表明这是个下雨的时候。

不过,今儿的四九城看着却不像下雨的模样。

张桂芳一边收拾今天早上刚下的水饺,一边叨叨:“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老天爷唉,可下点雨吧,今年一冬就没怎么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