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着馨澜的话,心中如刀割般疼痛。他知道,馨澜已经做出了决定,自己再也无法挽回。最终,他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哀伤与决绝。“好吧,朕成全你。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是朕的爱妃。这后宫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馨澜闻言,微微欠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与决绝。“多谢皇上成全。馨澜定当铭记在心。愿皇上龙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她转身离去,那决绝的背影在皇帝眼中渐渐模糊。皇帝望着馨澜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与愧疚。他深知自己在这件事上处理得不够圆满,让馨澜受了委屈。然而,作为帝王,他有着自己的无奈与苦衷。他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时间能够冲淡一切,让馨澜心中的伤痕逐渐愈合。
太后端坐在那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之中,身着一袭华美的凤袍,其上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熠熠生辉。她的面容冷峻如霜,不怒自威,那双狭长而犀利的眼睛里,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仿佛能够洞悉一切。
当她得知皇帝强势护着继后如懿和四公主的消息之后,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只见她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怒气冲冲地指着皇帝大声质问道:“皇帝!你可知你如此行事,让哀家有多失望?”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震耳欲聋。
皇帝听闻太后的质问,脸色微微一变,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他深吸一口气,向前迈了一步,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行了个礼,缓缓说道:“母后息怒,请听儿臣一言。儿臣此举,实乃事出有因,儿臣自有儿臣的考量。”说完,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迎上太后愤怒的视线,毫无退缩之意。
太后听闻此事之后,那张平日里保养得宜、宛若春日桃花般娇艳的面容,瞬间像是被隆冬的寒霜覆盖了一般,变得铁青无比,冷硬得能冻住人心。她那双眼眸,虽然经历过无数的风雨沧桑,见证了无数宫廷权谋,但此刻却燃烧起熊熊的怒火,犹如两团永不熄灭的烈焰,仿佛能够将世间所有的不公和背叛都焚烧成灰烬,让整个大殿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炽热之中。
“皇帝!”太后的声音颤抖着响起,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与哀伤,每个字都好似沉重的铁锤,狠狠地敲击在皇帝的心头上,发出一声声沉闷而有力的回响,震得大殿内的烛火都微微摇曳起来。
“皇贵妃馨澜,她纵然年轻,可也是出自名门望族啊!她的身后背负着的,是靖国侯宇麟的赫赫战功,是承旭公子的翩翩风采,更是整个佟佳氏一族的无上荣耀与光明前程。她之所以会选择主动退让,绝不是因为心生恐惧,而是因为她心怀大爱,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不愿因为自己的私人恩怨而牵连到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她,是何等的聪慧与坚忍啊!”
讲到这里的时候,太后的情绪明显变得越发激动起来,她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连带着话语声也提高了不少,犹如狂风中的惊雷,震耳欲聋。
“钮祜禄氏想怎样便怎样好了!哀家如今已然这般岁数,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难道还会惧怕那些所谓的权势争斗吗?哀家什么都不怕,只怕你,我的儿啊,你真打算凭借手中的权势来强行压制你的亲生母亲,反而对那个继后的所作所为百般容忍和包庇吗?难道在你的心中,权势与地位真的比骨肉亲情还要重要吗?”
皇帝听到太后的话,心中虽有愧疚与挣扎,但仍坚持己见,目光坚定而复杂。他缓缓开口:“母后,儿臣并非偏袒继后,只是当下局势复杂,儿臣身为一国之君,需权衡各方利弊,以大局为重。馨澜之事,儿臣亦痛心疾首,但儿臣更是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与未来。”
太后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无尽的嘲讽与失望:“哼,好一个权衡利弊。那你就眼睁睁看着馨澜离开,看着她的身影逐渐远去,看着佟佳氏一族对你心生嫌隙,从此离心离德吗?你可知,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与未来啊!”
太后闻言,冷笑一声,那笑声尖锐而冰冷,如同冬日里凛冽的寒风,直刺人心。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深深失望和嘲讽,仿佛在看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哼,好一个权衡利弊。那你就眼睁睁看着馨澜含泪离去,看着她背后的佟佳氏一族因你的冷漠而心生嫌隙,从此与你离心离德;看着满洲八旗贵族们因你的不公而对你失望透顶,不再如往昔般忠心耿耿;更看着你的江山社稷,在这般动荡之下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吗?你这样做,将亲手葬送先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基业,无异于自掘坟墓,自毁长城!”
说到最后,太后的声音已经近乎咆哮,她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仍强忍着没有落下。她深知,作为皇室成员,她必须保持冷静和尊严,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失态。但此刻,她对皇帝的愤怒和失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无法再压抑内心的情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闻言,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他深知太后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自己的做法确实有所欠妥。
说到此处,太后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眼眶中也泛起了泪光。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哀家知道,你心中对哀家一直有所顾忌,生怕哀家会插手你的朝政,会威胁到你的皇位。但哀家要告诉你,弘曕已经入嗣果郡王一脉,承继了果郡王的爵位,哀家在这皇宫之中,已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如今,哀家也不怕和你彻底闹翻。
“皇帝啊,你既然决定强行庇护那继后如懿,哀家也不愿再留在这皇宫之中,碍了她的眼,平添彼此心中的不快。哀家决定,带着慈宁宫的人,去圆明园静养。那里山清水秀,远离尘嚣,或许能让哀家的心,得到一丝安宁。”太后说到这里,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与洒脱,仿佛是在告诉自己,也是在告诉皇帝,她已经做出了决定,无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