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静养岁月

说到此处,太后微微一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与冷意。她继续说道:“对了,哀家还要带上永琮。那可是孝贤皇后唯一的嫡子,是先皇后的心头肉。哀家不能让他在这皇宫中,受到任何人的欺凌与冷落。哀家要亲自照顾他,看着他长大成人,成为这皇室中的栋梁之才。”

皇帝闻言,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与不安。他深知,永琮在太后心中的地位,无异于一块不可触碰的逆鳞。如今太后竟然要亲自带着永琮去圆明园,这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无声的抗议与威胁。

“母后,”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与恳求,“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不该强行庇护如懿,更不该让母后伤心难过。请母后收回成命,不要让儿臣再失去您了。”

然而,太后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一般,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便转身吩咐身边的侍女道:“去准备车驾吧。哀家要即刻启程前往圆明园。”

侍女们闻言,连忙应声退下,去准备车驾了。皇帝见状,心中更是焦急万分。他知道,一旦太后离开皇宫,去了圆明园,那么他与太后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微妙与复杂。

“额娘,”皇帝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与无奈,“儿臣愿意做出让步。请额娘不要离开皇宫,不要离开儿臣。”

太后闻言,脚步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她淡淡地说道:“哀家已经说过了,哀家要去圆明园养病。你若是有心,便时常去圆明园看看哀家与永琮吧。”

她沉默片刻后,语气淡淡道:“罢了罢了,哀家也不想与你多费唇舌。只是希望你能记住,你是大清的皇帝,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国家的未来与百姓的福祉。不要让个人的情感蒙蔽了你的双眼。”

说完,太后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只留下一抹决绝的背影与皇帝那落寞的身影。皇帝望着太后离去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痛与悔恨。他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确处理得不够妥当。然而,事已至此,他又该如何挽回这一切呢?

皇帝失落地回到养心殿,独自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馨澜那温柔善良的笑容,以及太后那坚决愤怒的眼神,两者交织在一起,让他心中满是纠结与无奈。

他就这样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一般。终于,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缓缓转过身,召来心腹太监李公公,声音低沉而有力:“传朕旨意,即日起,继后如懿令其闭门思过,无朕旨意不得踏出宫门半步。嘉贵妃、纯贵妃,协力掌管六宫大权,务必确保后宫安宁。”

李公公闻言,心中微微一颤,他知道皇帝这是在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以图挽回太后的心。他不敢怠慢,连忙领旨退下,去传达皇帝的旨意。

养心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只余下皇帝那孤独的身影。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都吸入胸膛,然后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排出体外。他知道,这一步虽然艰难,但却是他必须迈出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挽回太后的心,才有可能让这皇宫再次恢复往日的宁静。

另一边,太后坐在前往圆明园的马车中,手中紧握着一块玉佩,那是她年轻时皇帝亲手送给她的。她知晓了皇帝的举措后,紧锁的眉头稍有缓和,但那眼神中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虽身在去往圆明园的途中,但心中对皇帝仍存有一丝期望。

永琮乖巧地依偎在太后身旁,他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似懂非懂地问:“皇祖母,我们还会回宫吗?”太后闻言,轻轻地摸着他的头,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她望着窗外那不断掠过的风景,喃喃自语道:“看皇帝的表现吧。”

此刻的皇宫内,因为皇帝的决定而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皆在观望,不知这一系列事情后续又将如何发展。皇后如懿被闭门思过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后宫,嘉贵妃和纯贵妃则开始着手接管六宫大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