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的官兵来到卫国公府时,王氏正在松鹤堂抹眼泪,卫老夫人则坐在贵妃榻上扶额。
卫明昭小产孩子掉了,王氏听到这消息的当下,几乎要晕过去,还好身边的婆子眼疾手快扶着了她。
“夫人,您可千万得保重身子啊,不然咱们太子妃若是知道,更要伤心。”
“我要进宫,我要去见昭儿。”
那可是她娇养着长大的宝贝女儿,怀的更是卫家的希望,怎么能有事呢。
王氏根本听不进旁人的话,哪还有往日的镇定,推开她们便要往外走,嘴里喃喃着要进宫要见昭儿。
“夫人,没有传召是进不了宫的啊。”
这犹如一盆冷水,瞬间将她给浇醒了。
她女儿嫁的不是普通人,受了委屈还能上门去要说法。她嫁的太子,一入宫门深似海。太子是君,她是臣,就算她是太子的岳母也没有用。
后宅之内有什么阴私诡计,她最是清楚了,不然自家夫君那些莺莺燕燕是怎么收拾掉的。
女儿这胎在家里的时候,大夫还都说好,又有宫女嬷嬷细心照料怎么会出事。
定是有人害她。
正当王氏六神无主,神色戚戚之时,她的陪嫁妈妈在旁小声提醒。
“夫人忘了,前几日太后懿旨,召了那小贱人进宫。”
王氏这才猛地想起来,卫南熏奉懿旨入宫伴驾,还是在卫府门前接的旨。她入宫之前,卫明昭都好好的,怎么她一入宫孩子就掉了。
“是她,一定是她,她在报复昭儿,这个恶毒的小贱人,我要去杀了她。”
“夫人莫急,她这会没准还在宫里呢,里头到底什么情况咱们都是不清楚的,况且最近城中风头很紧,老爷不还交代了让咱们都别出府走动么。”
“风声紧那是在抓逃窜的飞贼,与咱们有何干系,不行,我得去找母亲,定不能让那小蹄子逍遥。”
王氏也顾不上头晕了,带着一长串的下人就往松鹤堂赶。
不管老夫人是不是还在诵经,就沉着脸闯了进去。
“你这是做什么,要造反不成?”
老夫人刚从小佛堂出来,就听到屋内乱哄哄的,见着王氏就想起前几日丢人了的事,便觉脸上无光,近来瞧见她都心烦。
最近又是多事之秋,她还嫌事情不够乱么。
王氏虽然心里畏惧这个婆婆,但女儿是她的命根子,想到女儿的遭遇眼眶就先红了起来。
“母亲,您可一定要为昭儿做主啊。”
老夫人每日晨起都要诵经,比王氏知道这个消息要晚些,听她讲完,脸色也跟着变了。
卫家是早些年老太爷挣下的荣光,这袭的国公到下一代便没得继续继承了,老大虽然有本事,但为人太过正直,在朝中并不算拔尖的。
底下几个孙儿都不够出息,个个都是只知道享乐的纨绔。
她才会如此看重太子妃的身份。
老二带着卫南熏分家后,她的指望就全落在了卫明昭身上,只要她诞下皇长孙,将来皇后太子都是卫家的。
能保卫家好几代的荣耀了。
卫明昭本就不得宠,如今孩子还掉了,岂不是雪上加霜,太子要是废了她可怎么办?
“定是卫南熏那个小贱人,她一进宫我们昭儿就小产了,听说还是从楼上被人推下来的,不是卫南熏还能是谁。”
老夫人则想得更多些,卫明昭是太子妃,身边肯定跟着的人不少,哪里是卫南熏说想害就害得了的。
太子一直就属意卫南熏,该不会里面还有太子的手笔吧?
她没说话,王氏就不依不饶地继续道:“二房一家子都是心眼子,特意分家之后进宫害了昭儿,就算卫南熏得了宠,那也与我们国公府无关了。母亲,您便是太心慈手软了。”
卫老夫人被她吵得头疼都要犯了,拍了拍扶手:“你快给我消停些吧,瞅瞅你自己,哪还有国公府主母的样子。”
“宫内自有太后和太子做主,难不成你是质疑他们不对?”
咬了咬牙道:“母亲,我想进宫去见见昭儿,她这会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
“你要去便自己去,来寻我这个老太婆有什么用。”
“还请母亲往宫里递个帖子。”
她自己的脸面不够大,就想让老夫人递个帖子,不管是太后还是太子,总要顾念老夫人的面子。
“你去除了添乱还有什么用?最近风声紧,老大不是交代过了,谁都不许到处乱跑,等老大下朝回来了再说。”
王氏被一吼瞬间蔫了,若换了往日,肯定不敢再和婆婆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