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日实在是为了女儿,仍是不肯离去,就站在堂中当着下人的面抹眼泪:“还请母亲怜惜。”

“还不赶紧将夫人请下去。”

“母亲,儿媳不走。”

她竟是真的就赖着不肯走了,老夫人做什么她都在旁边陪着,一副铁了心要耗在这的架势。

卫老夫人也不惯着她,打定主意等老大回来,让他好好教训自家媳妇。

可没能等到卫荣轩回来,来的竟是查抄的官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夫人,夫人,出事了,来了好些官兵将咱们的府包围起来了。”

外面门房来报的时候,卫老夫人还以为是听错了,站起来的时候又跌了回去,两三个人上去扶,才将她扶起。

她拄着拐杖,带着阖府上下的下人到了府门边,“你们是哪个官府的,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也敢来国公府造次,是反了天么!”

领头的是个脸生的官员,他沉着脸面无表情,闻言扯出个讥讽的笑来。

“来的就是你们国公府,来人啊,给我抄!”

“你们凭什么抄家,给我住手住手!”

“看见了么,陛下的圣旨大理寺的批文,太子谋逆证据确凿已被摄政王擒下,你以为你还是国公府的夫人?不过是群逆党有什么可说的,男丁悉数擒下,其余值钱的东西全都清缴国库。”

卫老夫人与王氏如遭雷击:“太子怎么可能谋逆,这不可能……不可能。”

可官差哪里和她讲道理,这世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是墙倒众人推,恨不得都在他们身上踩上一脚。

“老爷呢,我们家老爷呢!”

卫老夫人到底是年纪大,已经接受不了打击晕了过去,王氏还在不死心地问卫荣轩的下落。

有个曾与卫荣轩有过往来的官差,小声地提醒她:“国公爷已经下了大理寺的大牢,但生命无忧,夫人还请保重身子。”

王氏看着满院子搬东西的官差,以及哭成一团的下人们,双眼一黑也跟着昏了过去。

等她们接受了现实后,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何去何从。

皇帝仁慈,饶了她们的性命,可卫家四房加个老太太,共计女眷十五人。

府上的那些下人,这会也顾不上什么卖身契了,树倒猢狲散早就跑了,只剩她们一群女流。

大理寺限她们三日内搬出去,只能带些体己的衣裳,值钱的全都被抄走了,看着空荡荡的府邸,不知她们要靠什么活下去才好。

这时有个怯怯的声音,道:“我们还能去找二叔啊。”

说话的是四房卫荣茂的幼女卫思沅,她前头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四房没有男丁,只有她和母亲文氏两人。

她今年刚满十一,因长相随了母亲很是普通,又是个女儿,即便是最年幼的小孙女,在府上母女二人也不受重视。

他的父亲在苏州外放为官,再熬两年就能进京述职了,谁知道在这节骨眼上会被牵累,直接就下了大狱。

三房的母女出事后还有过怨言,意思是当初太子来退亲,答应便是了。

老大一家死活不肯,还出了卫明昭这等不知廉耻的,婚前有了身孕,非要嫁给太子。

现在好了,拉着全家陪葬。

老夫人听了这话,被气得更重了,险些一口气没上来给活活气死。

王氏则是个不顶用的,本就心里难过,丈夫下了大狱,自己的国公夫人没了,被这么嘲讽也只会哭,没完没了地哭,生生把自己给哭病了。

而老四母女话少也不抱怨,勤勤恳恳地忙前忙后,帮着照顾老夫人。

卫思沅会想起二叔,也是因为她算是这家里,为数不多不会看不起二房的人了。

只是她融不进大堂姐的圈子里,平日也不爱说话,与家中姐妹往来并不多。

但她对二叔还有这个七姐姐印象还是很好的,二房分家的时候,她还偷偷去给卫南熏送了个荷包,里面是她攒的私房钱。

听她说起二叔,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尤其是三房的李氏,她是礼部尚书家的女儿,娘家在此次大清洗中,一并遭了殃,她把怨气都归咎在老大一家上。

先是欣喜的,转念一想又道:“才将人给赶走,现在过去求他们,人家肯定也不会搭理我们,谁让有的人将事情做得那么绝,若换了我,我也懒得帮。”

这话是在冷嘲热讽王氏,偏生王氏连和她争的气力都没有。

还是四房的文氏轻声细语地劝说:“到底是一家人,我们如今出了事,二哥总会帮一帮的。我们有手有脚的,做帕子也能赚点钱,母亲年纪大了,能将母亲接过去照顾,也就够了。”

李氏虽然迁怒王氏,但骨子里还是孝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