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回答道,“娄会之此人与金国上层关系密切,寡人本想偏安一隅,与那金国握手言和,那势必饶不开此人。”
“那父皇我朝尚有良将在手,何需言和呢?难道还怕了这群蛮夷不成?而且既然此人形同叛国,又何必提防他,处理了就是!君臣君臣,君在臣前,岂能反怕了他不成!”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伯琮你学的还不够!时也势也,寡人本想利用他,如今却反受其害,已是动不得了!”
官家少时不明白,如今朝上屡屡受制,也渐渐是理解了何为共治天下。
先帝屡受兵祸,一是怕那金军,二是怕那军阀。这些年为了应对金军南下入侵,朝廷不得不将一些地方上的财权和军权下放给各将帅,让他们便宜行事,如此便与那唐时藩镇节度使无异。
先帝恐怕五代之时以武乱政,以兵夺权之事重演,对这些武将一直心存芥蒂,多加提防。
却不想还是避不过,先帝在位的十几年间就发生过两次兵变。
那苗刘两人当时甚至逼迫先帝退位,立了三岁太子继位,孟太后临朝,幸得承宣使韩世忠率部前来平乱,这才拨乱反正有了今天的局面。而那“淮西军变”更是导致左护军集体投敌。
先帝临终前对他叮嘱道,“若是可能,那军权还是握在手上为好。至于与金国是战还是和,你心里得要有杆秤。至于朝上那些士大夫的言论,你要细细分析,寡人如今怕是指点不了你了!”
所以当他继位之后,便慢慢收紧对于屯驻大军(抗金各将领所领的驻扎前线的部队)的掌控,将这些部队一点点地改制成御营军。
官家思绪万千,如今到底该战还是该和呢!战则胜负未定,胜则局势扭转,败则多年心血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