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慧长期帮助田丹琳拍视频,甚至田丹琳直播的机位等等也是王慧在弄。
王慧这么做除了是因为和田丹琳是好姐妹,感情好,想要帮助她,同时也是想将上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
王慧经过这一年多来的不停拍摄视频,在不停的学习,在不停的收到观众的反馈以及她自己反复的观看复盘,她现在的经验已经算是很丰富了。
构图的经验也是在这段时间有了长足的进步,毕竟田丹琳每一个系列节目的内容设计,构图,甚至剧本都是王慧在背后操刀,所以王慧是真的一直在陪伴着田丹林,两人一起成长了起来。
很大程度上来说,【爱看漫画的大提琴少女】这个账号是田丹琳和王慧共同创造的。
只不过田丹琳更有人缘,不论拍什么视频,很多人就是愿意看,亲和力更强,是这个账号明面上,是台前,是发起的那个人。
王惠则是将幕后的所有细节包揽了下来,只是默默的实践和进步着。
也在此期间王慧也获得了很多新闻专业或者视频工作者,在初期学习没有办法得到的经验以及反馈。
因为田丹琳视频的火爆,粉丝数量之多,甚至更新视频之快,让王慧每天都连轴转的学习着和思考着。
小主,
对于她来说,每天想着田丹琳视频节目的效果甚至如何制作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海量的视频以及海量的观众们实时的反馈,这些都在督促着她的成长。
所以以上几点王慧其实都处理的很好,但是灯光和收音反而是王慧的弱项。
为了做好新的一系列节目,王慧在那段时间请教了不少学长甚至老师,后来也买了一大堆东西。
比如王慧又买了很多张浩在访谈节目结束之后看到的那种大灯,钨丝灯,各种泡沫板,还有那种五合一的反光板,比如说柔光片什么的。
当时王慧在布置现场的时候,张浩看着王慧笔记上面各种专业术语,脑壳都在发麻。
什么主光与辅光的配合,轮廓光的勾边,背景光的点缀,伦勃朗光的电影质感等等,还有什么强光,软光,顺光的。
当张浩看到这些笔记和各种光的效果,张浩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学会不会这些东西。
张浩那时第一次知道原来想要做好一个访谈节目,不是仅仅只是有主持人,有嘉宾,有一个简单的台本和几个摄像机就行的。
但是相对于以上的那些张浩其实都不是太感兴趣,其实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收音环节。
在张浩刚刚成为乐队乐手和词曲创作者的时候,张浩主要做的只是对音乐进行谱曲和编曲以及在孙杰的帮助下,对得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就行。
自从张浩来到公司以后,他开始成为职业音乐制作人,开始每天都在录音棚工作,他学会了调音,修音,慢慢的学会录音室里每个设备如何使用。
当张浩想到编曲和混音之后,能够通过电子合成解决的,他就会自己进行调试。如果是需要自然音或者需要特殊收录的声音,他都会找词曲部门专门的人来制作,他只需要对结果进行反馈和建议就行。
当真正和王慧一起弄采访时的收音时,张浩才知道收音原来也只是一门艺术。
公司录音棚里面的收音装置和各种设备都是专业人员早已经准备好了,张浩只需要执行,只需要根据前辈们的傻瓜式操作,学习并运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