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后,陈不闻不忘总结一句:这要求,可和当年的郑兄有的一比。
我瞬间来了兴趣:话说,当年郑知南的择偶标准如何?
陈不闻瞪了我一眼,幽幽道:你顺利把他带沟里去了。
……。
显然,我那句这就对了嘛,令欧阳师兄的脸越发黑了:“对什么对?我堂堂一探花,前途无量,家世尚可,眼光挑剔一些不可能正常吗?”
欧阳师兄祖籍在临近江南的一座小镇,若他在京城当真有人脉,该在京城挑选世家贵女的,再凭借岳父的实力站稳脚跟,当初也不是没有瞧上欧阳师兄的。
有,还是位公主。
这位公主出身微寒,生母地位不高,且一旦做了驸马便是入赘给皇家。
前程一断,根本不可能被委以重任。
像欧阳师兄这等寒门出身的人,宁愿回家乡仁父母官,熬个几年看看有无出头之日,欧阳师兄为了逃不被赐婚,硬是从马上摔下来,养了一段时间的伤,拖到那位公主被指婚才冒头。
可惜了,被公主这么一搅和,原先瞧上他的那些人家,纷纷歇了心思。
无人帮衬的情况下,这位探花郎被派到江南,领了这么不咸不淡的差事。
对于这段八卦,陈不闻可是津津乐道,觉得这位欧阳大人,实在倒霉极了。
“那师兄相看了这么久,可有中意之人?师兄觉得赵姐姐如何。”
平心而论,若欧阳瞧上了赵二姐姐,赵小七怕是要掀了整个赵家,这孩子打小乖乖巧巧,可人们不清楚,乖孩子发起疯可比熊孩子可怕多了。
欧阳师兄冷哼一声:“你不用试探我,我提醒你一句,赵家这位小公子的相貌和赵老爷天差地别,若我是他,越是低调不出彩越好,还能这么闹?”
我心不由下沉——
“师兄可是知道什么?”
关于赵小七的身世,陈不闻有所猜测,可到底顾虑赵家名声,我和他都选择三缄其口,可眼下看来,欧阳大人似乎是个知情人,甚至,知道的比我和陈不闻还多。
果然,欧阳淡淡开口:
“16年前,京城处死了一位姓严的御史,举家被流放,这位严御史,出了名的刚直敢严,把许家旁支一位前途无量的公子给告了,因此,惹了杀身之祸。”
“有趣的是,这位严御史有位貌美的丫鬟,
被赵老爷纳为妾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严御史出身江南,和赵老爷曾是同窗。”
接下来,欧阳师兄已经不用多言了,我所认识的赵老爹,虽然圆圆胖胖,看起来不靠谱,却是个最讲义气的人,若是为了保护故人最后一点血脉,纳一个身怀六甲的丫鬟进门,又将对方骨血视为亲子,一点也不奇怪了。
难怪——
赵小七越长大,模样越出挑,别说和赵老爹,哪怕和亲娘也毫无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