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偷是谁

跟在身后的赵予舒虽然才六岁,却很聪慧,看到屋中情形,懂事的没吵闹。

小姑娘主动开始收拾,悉悉索索的声音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沉闷的氛围,让向莲华的思绪从无尽迷茫中艰难地挣脱出来,心里有一瞬间的空白,紧接着便开始慢慢恢复理智。

想到赵常跃今天回来,看到这个场景肯定会骂自己,向莲华只得勉力起身,“家里乱成这样,我要先收拾好屋子才能做饭,今天的早饭可能会晚点了。”

“好。”

向莲华拖着虚软的身子,开始收拾屋子。虽然心痛得不行,但她干活一向麻利,很快就将屋内收拾妥当,又把里屋的锁先换到大门上用。

之后转身去厨房烧火做早饭、准备猪食。

然而,当她费力地拽着猪食桶来到猪圈时,却惊讶地发现:剩下的两头肥猪竟然不翼而飞。昨晚明明自己喂过猪之后才出门的,仅仅一晚上,两头共四百多斤的猪就不见了。

要知道,那时的生猪可以卖1.5元一斤,两头肥猪能卖600多元。想到才丢了1200元,现在仅剩的两头肥猪也被偷了,向莲华的心里又气又急。

她急步走出院子,也顾不上矜持,站在路口扯开嗓门大声骂道:“哪个王八跑我屋里作贼,把我屋里东西偷得个溜光。

我要剁你脑壳当刀板,刀刀剁你脑门心!剁你脑壳解饼饼,剁你脑壳切丝丝,剁你脑壳舂粉粉&¥*#@......”

这是农村的一贯做法:如果有人遭了贼,又不知道小偷是谁,就在路口咒骂。

因为村子就那么大,偷自家东西的人,很可能就混在过来看热闹的人群里。

哪怕小偷没来现场,这般咒骂也能对其他村民起到一定震慑作用,让他们知晓:偷这家人的东西会被这样骂。

还有一种作用,便是发泄。家里被洗劫一空,又不知找谁赔,如果不骂出来发泄一下,郁积在心里岂不是会生病?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被偷了东西,就站在原处咒骂。

不管什么年代,吃瓜群众在哪里都不缺。听到向莲华的咒骂声,村里人纷纷走出家门,前来一探究竟。

赵家斜对面是赵自立家,他的媳妇朱婵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