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颜喜欢睡前刷手机,现在,他们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她还关注着他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当前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公司却有一种蒸蒸日上的势头,每晚十点还在发布企业资讯,年后已经中标了三个百亿以上的项目,今年应该有望突破千亿营收。
她在一张拍摄集团董事长的照片中,意外看到了他的身影,一段时日未见,他看上去消瘦了不少。
相颜不忍多看,继续往下浏览,有一篇是市xx单位的表扬函,她好奇地点开了,又意外看到了他和几位同事的名字,如今看到他有所成,仍然为他感到高兴。
这些年,他办事有效,深受领导们的信赖。
不过,他只懂得埋头做事,没有什么实质上的积攒,人脉很广,谁都认识他,但没有谁真正是他手底下的人。
他曾经说过,“人生匆匆,与其花心思去算计别人,去争权夺利,还不如专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但是,他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相颜停止了这方面的思虑,为什么还关心他呢,与我何关?
这段日子,她过得自在,但是心里一直在数着日子,明天就是第31天了,她还在犹豫,没有想好哪天跟他去领离婚证。
她将手机放在床头柜上,尝试着入眠,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拿到手机摸索着解除了他的微信黑名单,在对话框里输入,你明天有空吗,然后又删了,这样太低声下气了。
虽然已经十点多了,还是打了电话给他,他是一个夜猫子,通常不会早睡。
相颜没有任何寒暄,直奔主题,“到时间了,明天去领离婚证吧?”
“我明天没空。”叶礼融语气冰冷冷的。
相颜不明白他的语气为何这般差,就算是两个陌路人也应该客气点,只能耐着好性子,问他,“那你哪天有空?”
“我在外地,等我回去给你打电话。”
…………
相颜沉默了半晌,她少有耐心,然后坚定地说:“这个期限内,我必须要办下来,你自己安排时间吧。”
她当即挂断了电话,然后气得在被子里大声喊叫了一通,她觉得自己像个精神病。
她平生最烦拖泥带水的人,难不成他还后悔了吗,后悔了也没有用!
叶礼融还将手机放在耳边,舍不得放下来,他没有在外地,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从一开始到现在,他只追求一个自愿,就算是闹成这种局面,他也没有后悔过,而他也希望她是心甘情愿的。
他想了一会儿,既然她心意已决,就如她所愿,这段日子他也实在被折磨够了,他信奉“早死早超生,长痛不如短痛。”
他回复了过去,“明天下午三点,你带上证件和资料,民政局见。”
黑暗中,手机屏幕亮了。
相颜拿起了手机,看到这一段文字后,心里咯噔了一下,想了很久,给他回了一个字,“好。”
她将手机屏幕暗灭了,虽然一切都如她所愿了,还是睡不着。
她爬起身来,将卧室和走廊的灯都打开了,轻盈飞快的走进了衣帽间,打算明天打扮漂亮点,去见他。
千盼万盼,春天真的来了,又可以穿轻便的服饰了,风衣搭配丝巾很美。
相颜比以往都更认真的挑选衣服,虽然她有一屋子的漂亮衣裙,仍然挑不出一件合心意的。
正在她失望之际,忽然看到了一件从未穿过的白色风衣,摘了吊牌,套上身简单试穿了一下,仍不过时。
相颜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她的脸化妆时显知性,不化妆时显灵气,她真的很满意这张脸,这一副身体,有时候痴痴的看着镜子,自己都被自己迷倒了,她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这么美,我才不怕离婚呢。”
她总觉得脸和脖子之间空空的,缺一个饰品,又忙着搭配丝巾,拉开了一个抽屉,无意间看到了一条暗红色的复古花纹丝巾,她拿在手上,光滑的丝绸触感。
这条丝巾有一段故事,她的双眼顿时蒙上了一层薄雾,记忆回到了以前。
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们决定在俩人的小家度过,因为父亲一直反对他们的婚事,娘家是回不去了。
叶礼融也没有带她回老家,老家有很远的车程,而且陌生的乡村环境会让她不适应,可是俩人在家过年也冷清。
大年初一,叶礼融领着她去叔叔家拜年了,堂妹天真开朗,惹人喜爱,一定能让她忘记忧伤的。
叶礼融常跟她说:“从除夕夜开始就不准闹小脾气哦,尤其是初一,只要新年的第一天心情快乐,以后每一天都不会有忧愁。”
今天早晨出门时,他又同样用那虔诚又迷信的口吻说出这番话,相颜只勉勉强强的答应了,谁知道他会不会惹她生气呢?
叶礼融怕她冷,出门前给她系上了围巾,然后特别满意的说:“真漂亮。”
刚结婚那会儿,他每天都会夸她漂亮,还无时无刻的要捧着她的脸亲一下,她总是害羞的躲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让我亲,我再亲一下。”他又俯下身,用力亲了她的脸,小脸软软香香的。
相颜气得脸通红,一脸小媳妇受委屈的模样,然后将脸庞整个的藏进了围巾里,非常可爱。
出门了,相颜坐在副驾座上,总望向窗外。
一到了过年,这座城市跟搬空了似的,马路上空荡荡的,只有几辆汽车在行驶。
相颜眉眼间是忧伤的,她微微皱起鼻子,又忍不住要哭了,从小到大她都是跟父母亲在一起过春节。
叶礼融都察觉出来了,用温热的手指触碰一下她的小脸,想办法逗她开心,“怎么啦,一直不说话?”
相颜推开他的手,嘀咕道:“你好好开车。”
“你不想去叔叔家吗?”叶礼融很尊重她的意愿,可以随时掉头回家。
相颜说:“没有,只有我们俩在家,也怪无聊的。”
“你不是挺喜欢跟晚亭在一起玩吗?”
“嗯,我挺喜欢她的,她对我也很好。”
“叔叔只有晚亭一个女儿,所以他将一些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对我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他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教导我树立人生理想,我们将来也要孝敬他,知道吗?”
“嗯。”相颜乖乖点了点头。
叶礼融为了逗她开心,模仿起叔叔说话的口吻,还比划给她看,说:“我真是看着你一点点长大的,你还没有板凳高的时候,就闹着要跟我学识字啦,然后就是回忆往事,感慨时光飞逝,如果今天他还要老生常谈,你就耐心听一听吧,别嫌他唠叨。”
相颜又点了点头,然后他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婚后,他比以前更疼爱她了。
一出电梯,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了炖肉汤的浓浓香味,门口新贴的对联,很有过年的氛围。
叶礼融敲了敲门,低头笑着对她说:“中午有好吃的了。”
苏红龄打开了家门,她新烫了头发,穿着一身知性的淡紫色裙装,围着一件好看的围裙,满脸欣喜的说道:“哎呀,今天颜颜起得早嘛,锅里的鸡汤米面和饺子刚刚煮好了。”
相颜在一旁露出点笑容,新媳妇很害羞。
“新年好,叔叔婶婶。”叶礼融声调高,连同小娇妻的那一份也喊了。
“新年好,快进屋来,外面很冷吧?”苏红龄左右手都没闲着,拉着俩孩子进屋里,叶礼融左手提了两盒红色的礼品,进门后就直接放到了玄关柜上,其中一盒是相颜挑选的印尼干盏燕窝。
“你们俩来还带什么东西呀!”
“你的侄媳妇说这个牌子的燕窝品质很好哦,非要带过来给您尝尝。”
“颜颜有心了啊,谢谢!”苏红龄笑容热情,一边着急喊:“淞山,别看电视了,孩子们来了。”
这个小区冬天有市政供暖,家里很暖和,叶礼融帮她摘了围巾,挂在门口的衣帽架上。
他关上了家门,对这个家很熟悉,在鞋柜的顶端,找出了一双粉色拖鞋,“这是晚亭的拖鞋,换上吧。”
新年第一天,大家都是乐呵呵的,不会将忧愁挂在脸上。
叶淞山笑脸盈盈的从客厅走出来,脖子上戴着一条羊绒的格纹围巾,他是一位很有气派的中年人,身材保持的很好,面色白皙有光泽,五官面相也很有格局,整个人很有气场,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是对待家人非常亲切。
“来了啊?”叶淞山亲自招呼他们进屋。
相颜主动喊道,“叔叔新年好。”
叶淞山慈爱的看了一眼侄媳妇,然后笑着说:“颜颜也新年好。”
相颜也很尊敬叔叔,她从叶礼融身上看到了他叔叔的影子,他叔叔对他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
“叔叔,围巾新买的吗?”叶礼融通常一眼就能看穿别人的心思,为了逗长辈开心,主动去问这件事,没等叔叔开口提。
“你妹妹从英国给我带回来的,怎么样?”
“很好,很适合您,晚亭的眼光一向不错。”
他堂妹一直在英国读书,明年就要硕士毕业了,听说去年交往了一个新加坡的男朋友,留学时期认识的同学。
相颜又忧伤了起来,别人的女儿给父亲准备新春贺礼,而她却让父亲那么失望,差点又要掉泪了。
“叔叔,晚亭呢?”
叶淞山指了指女儿卧室的房间,说道:“懒着呢,在房间里还没出来,不知道起床了没?”
“我们去找她。”
叶礼融轻敲敲门,温声问道:“起床了没?”
很快,一位小可人儿拉开了房门,露出个喜庆的笑脸来,“新年好啊,哥哥嫂嫂。”
“新年好,你怎么一直躲在房间里呀?”
叶晚亭笑着说:“我一早就起床了,昨晚你说今天一早就过来,嫂嫂那么漂亮,我一直在打扮,已经换了好几套衣服,我可不能输太多啊!”
果然,她床还没铺,而且放了好几套衣服没收拾,身上穿了一身中式的驼色羊绒裙装,袖口和裙边都是白色的绒毛,梳着精致的两个麻花辫,整个人都温婉极了。
小主,
“你这身就挺好看的,别换了。”叶礼融笑着说道。
叶晚亭得到了堂哥的夸赞,也开心的笑了。
她拉着相颜进自己房间,“嫂嫂,你今天怎么比婚礼上还要漂亮啊,哥,我完全被比下去了是吗?”
“你输给她,可得心服口服。”
叶晚亭人美嘴甜,惯会夸人的,“是呀,我认输,谁让我的嫂嫂美似天仙下凡呢!”
兄妹俩一唱一和的,可相颜兴致不高,她一直心事重重的。
叶礼融凑在她的耳边问,“还难过吗?”
“我怕爸爸还在生气,不知道他今天心情怎么样,他会不会很不开心呢?”
叶礼融愧疚的摸摸她的头,低头看她的脸,说:“对不起。”
叶晚亭撅着小嘴,“你们俩说什么悄悄话呢,还不给我听……”
“没什么……”叶礼融对堂妹说,脸上也难掩一丝愁容。
叶晚亭看出来他们还有话要说,转过身将床上的衣服整理好,挂进了白色大衣橱里,然后又在抽屉里翻找东西。
叶礼融安慰她说:“过一会儿,我们给爸爸打个电话拜年,好吗?”
“我担心他不接电话。”相颜都快哭了,她心里对爸爸妈妈的感情很深,她心疼爸爸。
叶礼融看她流泪,他的眼睛也湿润了,两人执手相望,他说:“爸爸一定会原谅我们的,他不接电话,我们就发短信,别伤心了,如果爸爸的态度有所缓和,我们明天就回去给他拜年。”
相颜一听到可以回家看爸爸妈妈,一双大眼睛立刻就变得亮晶晶的,脸上也有了神采,她乖乖点了点头,“嗯。”
叶晚亭过来调节气氛,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深蓝色礼盒,笑着说:“我也给你们从英国带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