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辎重营的工兵连已着手制作压水井,若能成功,百姓用水难题将得到缓解。
其次是这小冰河时期的温度对百姓来说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生死大槛,现下天寒地冻,周云坐在室内,生着暖炉都觉得寒冷。
就能想象那些处于破旧漏风的茅房中的百姓们该是如何的寒冷了。
对此,他的一剂良药就是蜂窝炉和煤球。
他利用泽州丰富的煤铁矿和发达的铁器加工技术在天气稍冷时,就安排泽州知府李真帮打造了蜂窝炉和煤球。
周云后世对这蜂窝炉和煤球简直是太熟悉了,让人按自己要求做个样品出来非常容易。
现在的泽潞沁一府二州之地已然在普遍使用了。
另外,泽州模式的工商业,亦是他手中的一剂良药。
他已派遣大哥李岩赶赴泽州学习了解,下一步,还打算将刘良佐、李真等务实官员调来此地,将李仲卿等人调往泽州,助力发展。
最后一剂良药,便是在填饱百姓肚子的前提下,发动全民之力,修复水利灌溉设施,修筑黄河大坝。
虽说这是个长远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了,总归比什么都不做强。
五剂良药就是五种方略,他将这些都一一整理记录下来,形成文案。
周云正沉浸在思索之中,眉头紧锁,反复斟酌完善思路,这时,就听闻侯贵求见。
周云放下笔抬眼望去,只见侯贵满脸惶恐,脚步虚浮地走进来,周云见状,心底不由蹿起一股怒火,暗自恼他不长进。
“侯司使,你有何事,这般匆忙求见我?”周云声音不高,却透着股威严。
这一声“侯司使”,吓得侯贵一个激灵,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趴在地上,满心悔恨,连声道:“旅帅,侯贵知错了,求您责罚!”
周云瞧他这副窝囊样,气不打一处来,霍地起身,大步上前,照着侯贵的肩膀,狠狠踹了一脚,侯贵猝不及防,被踹得仰头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