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佤邦在掸邦南部缅泰边境取得一块飞地之后,为了巩固统治,从佤邦北部移民二十万到南佤,过程非常艰难,途中因疾病炎热等原因伤亡很大。
而朱江现在先组成部队,经过训练后再南下,过程中会顺利很多。
这十万部队,分别在腊戍、景栋、孟帕亚等地集中 ,然后从101、201和401旅中抽调干部,对部队进行训练。
这十万人因为不属于战斗部队,所以并不全部配备武器,整个十万人配备两万支枪,主要用于平时的训练和值守。
这十万人计划单列,直属掸邦中央。十万人编为十个师,师下面设团,第一二师驻扎在克耶邦,第三四五师驻扎在克伦邦,第六七师驻扎在孟邦,第八九十师驻扎在德林达依省。
将张申友从101旅调出,担任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各师团领导都从原部队中抽调。
时间已经来到一九五七年。春节过后,生产建设兵团从各地纷纷向东南方出发。
和兵团一道出发的,还有从景栋派出的南下干部。
东南四省邦,暂时都划归东南地区管理,东南地区治所设在帕安,地区军政委员会主任由刘富贵担任,张申友担任东南地区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并兼任生产建设兵团司令。
生产建设兵团的总部也设在帕安。
毛淡棉,就让它成为一座单纯的经济城市。
克耶邦地区,暂时设两个县,垒固县和波勒克县。
克伦邦地区,暂时设五个县,帕安县,帕本县,妙瓦底县,高加力县和巴安县。
孟邦地区,就是两个县,直通县和毛淡棉县。
德林达依地区,暂时设土瓦、丹老、高东三个县。
这些县都要接管并建立政权。
缅甸的县确实设立得太少,下面很多镇区,都有一个县的大小。
但这样正好让生产建设兵团有立足的地方。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生产建设兵团各单位分别到达指定位置。
生产建设兵团以团为单位 ,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最低一个镇区需设立一个团。
各团抵达指定位置后,首先安营扎寨,然后开荒种地。
缅甸东南地区 ,虽然山高林密,但毕竟人口稀少,河谷海边荒地很多,加上当地是热带雨林地区,屯垦开荒比中国历史上在西边地区屯垦条件好太多了,屯垦士兵们都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