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独立

时间一天天过去,教授们也逐渐适应了掸邦的生活。

为了安全起见,朱江建议各位教授都取了一个化名。当然,每个人都保留了自己的姓。

一天,朱江到掸邦大学,专程看望在大学工作的教授。

朱江和教授们在学校办公室见面座谈。

朱江询问教授们在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教授们都说很好。

朱江向教授们请教,希望他们能够对掸邦的发展献言献策,请教授们畅所欲言。

教授们提了很多建议。

一是可以考虑发展钢铁行业,掸邦南部一带有铁矿,有发展钢铁行业的基础,而且钢铁行业是工业化的基础。

二是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的门类众多,可以选择适合掸邦的一两种品类进行突破。

三是发展半导体和通讯行业。这个时代电话电视和无线电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广阔。

四是化肥产业。整个东南亚都农业区域,化肥产业市场也非常广阔。

朱江对教授们的建议非常重视,这时他发现居然没有合适的部门专门负责工业发展事务,现在暂时只能由建设部负责,以后还得设立工业部和科技部。

当然朱江也认为,掸邦人口不多,资源有限,不可能发展所有工业行业,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几种行业,把一两个行业做成世界顶级,都可以保证让掸邦成为发达地区。

像后世诺基亚,曾经占到芬兰全国税收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教授们还建议,要发展科技,必须要对外招揽人才,可以到东南亚各国进行宣传,不仅招揽人才,还可以招商引资。

教授们的建议让朱江受益匪浅。

回去后,朱江找到陈明礼,他提出几个思路,让陈明礼组织财政部研究。

一是,设立毛淡棉经济特区,欢迎各国企业到毛淡棉投资,对在毛淡棉投资的企业给予税收和土地优惠;

二是,到东南亚各国招商引资,招揽人才;

三是,政府直接投资,在钢铁,机械制造,半导体和通讯行业,化肥行业等行业中,选择几个合适的进行投资,引进生产线。

交代下去后,财政部组织专班进行研究。

朱江发现,这些事情要进行下去,光靠财政部显然不行。

政府体制,法律法规都需要改变。

更关键的,到外国招商引资,以什么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