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建国,宣布独立,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时间已经成熟。
现在,已经到了一九五七年下半年,距离一九四七年制定缅甸联邦宪法已经十年,已经到了各民族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留在缅甸联邦的时间。
决定的方式,当然不可能搞什么公投。
于是,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就提上议事日程。
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第一届掸邦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会议正式召开。
会议第一项议程,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缅甸联邦之内。
投票结果,全体政协代表百分之百同意脱离缅甸联邦。
至此,掸邦正式独立。
独立后的国家,国名就叫掸邦共和国。
对此,本身还是有一定的争议,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掸邦,已经不止原来掸邦的范围,还包括了克耶邦,克伦邦,孟邦,和德林达依地区。但除此没有更好的选择。
后世坤沙在掸邦建立的国家,也叫掸邦共和国。
朱江曾经有过想法,国名称为萨尔温江共和国,一番分析,还是不如掸邦的名称。
国家的行政区划分为府、县、乡三级。
这个设置和泰国一样,也确实适合掸邦。
取消邦的设置,淡化民族色彩。
原掸邦地区,设腊戍府、邦康府、景栋府和东枝府,东南地区,设克耶府、克伦府、孟府、德林达依府,取消原腊戍地区、景栋地区、东枝地区和东南地区军政委员会,但保留相应的军区。
东南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将继续保留,待时机成熟,将撤销兵团体制,并入当地府县。
至此,行政区划才理顺。
国家首都定在景栋。
官方语言为汉语和傣语。各民族地区,民族语言都是通用语言,即掸邦的通用语言包括汉语,傣语,缅语,克耶语,克伦语,孟族语,蹦龙语,傈僳语,拉祜语,佤语等。
实际上,时间长了,弱小民族的语言就自然消失了。
国家元首即政府主席,暂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合二为一,以后视情况,看是否单独设立国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