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患者胸闷,乃是由于心胸部位的阳气无法振作起来,导致阳气受到压抑不能伸展,邪气趁机陷入胸中,使得气机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症状。”

叶青云向周围的医生解释道。

“患者现在的脉象呈现出一种急促但却无力的状态。这种脉象表明患者心胸之中的阳气明显不足,但尚且能够竭尽全力与侵入体内的邪气相互争斗,从而产生了这种虚性的代偿现象。”

稍作停顿后,叶青云接着说:“综合考虑患者目前的病症表现,可以判断其证型属于邪陷胸中且心胸阳气不振。”

“基于这样的诊断结果,我们应当选用桂枝去芍药汤来进行治疗。”

“正如《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叶青云将《伤寒论》的原文说了出来。

听到这里,站在一旁的高云飞忍不住开口问道:“叶师叔,那为何要用桂枝去芍药汤呢?”

叶青云微微一笑,耐心地回答道。

“在桂枝汤当中,桂枝、生姜、炙甘草以及大枣相互配合,形成了纯粹的辛甘化阳之物,它们的作用就是温暖并振奋心胸部位的阳气。

说到此处,叶青云顿了顿,然后指着桌上摆放的医书继续讲解道:“另外,大枣与甘草相结合,还可以起到补充中州之气的作用。

”所谓中州,指的便是脾脏。正如《灵枢·九针论》中所说:‘六腑膈下应中州。’ 还有《难经·四难》也提到过:‘脾者中州。’”

“通过补中州之气,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体正气,有助于抵御邪气的侵袭。”

“在这里之所以不使用芍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芍药本身味道酸涩且性质微寒,其特性偏于阴柔,并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

“如果将其运用在此处,会对宣通阳气造成阻碍,从而对桂枝振奋心胸阳气产生掣肘般的不良影响。”